首頁 > 路橋精英 > 正文
寧允展:中國高鐵研磨第一人
2015-09-17 

        齊魯網訊(記者王娜李嘉舜)“五一”開始,央視新聞推出八集系列節(jié)目《大國工匠》,一個個“國寶級”的技工,一項項讓國人引以為豪的“中國制造”走進公眾視野,中國高鐵首席研磨師寧允展就是其中之一。經他研磨的轉向架已裝上673列高速動車組,9億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500圈。近日,齊魯網記者走進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采訪到這位國內第一位從事高鐵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大國工匠”。

        獨門絕技,接觸面貼合率達90%以上

        什么是高鐵轉向架定位臂?寧允展向記者解釋說,“定位臂”類似人體的關節(jié),是轉向架的核心部位,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國際標準要求定位臂和輪對節(jié)點必須有75%以上的接觸面,間隙小于0.05毫米。唯一的方法就是手工研磨。

        可是,打磨機以300多轉每秒的速度高速旋轉,如何在這極其有限的空間里精準操作?2006年,企業(yè)請來了日本專家進行指導,攻堅的渴望、語言不便的擔心,更有行業(yè)的使命感交織在一起,需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寧允展用了短短一周時間便掌握了,要知道這項技術,是外方熟練技師花費數月才能掌握的,寧允展本人也被日本專家贊為“高手”。

        當高速動車組進入大批量制造階段,“外方”的研磨方法已不適應生產需要,寧允展反復摸索,試驗了近半年時間,發(fā)明了“風動砂輪純手工研磨操作法”,采用分層、交錯、疊加式研磨,將定位臂接觸面織成了一張紋路細密、摩擦力超強的“網”,使接觸面的貼合率從原來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為高鐵動車組轉向架高質量、高產量的交出作出了突出貢獻。

        誠誠匠心24載,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扎根一線

        寧允展不是畢業(yè)于名牌大學、也沒有耀眼的文憑,出身工匠家庭的他受父親影響很大,從小耳濡目染喜歡手藝。自1991年進入當時的四方機車車輛廠(南車四方股份公司前身),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成績。

        他能吃苦善鉆研,雖出身鉗工,但他又自學了焊工、電工,成了高速列車轉向架生產車間里的“多面手”。

        轉向架檢修加工部位容易受損,修復難度大,行業(yè)內也沒有解決先例,寧允展不斷測試,利用自己掌握的研磨技術和焊接手法巧妙結合,發(fā)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適用于螺紋孔檢修、新造和具有螺紋孔產品的“折斷絲攻、螺栓的堆焊取出”操作法,也已成為中國南車的“絕招絕技”。

        他敢于突破常規(guī),主動找尋解決問題辦法。寧允展不斷承接公司大量頗具實效性和針對性的生產制造攻關課題項目,一項項攻關課題和技術革新課題被推廣應用,他設計制作的很多工裝也應用到了現場,其中,“一種軌道車輛架構空簧孔防護裝置”和“350公里速度等級克諾爾夾鉗開口銷開劈工具”兩項已獲得國家專利。這些發(fā)明成了生產一線的“神器”,每年能為公司節(jié)約創(chuàng)效近300萬元。

        匠心,讓國人和世界看到中國夢

        聽說寧允展家中還有個“小工作室”,齊魯網記者來到了他的家中,看到30多平的小院兒被車床、打磨機和電焊機占了一大半。

        寧允展說,他是打心底喜歡,回家后還工作也不覺得累,妻子也溫柔、善解人意,對他的工作和愛好也比較支持。寧允展的妻子對記者說,他們是一個單位的,其實自己當初看上的也是他那股“韌勁兒”。

        寧允展常說,“工匠就是憑手藝吃飯”,是手藝就需要傳承。在不斷為自己充電的同時,他還帶起了“徒弟”。

        性格靦腆,質樸無華,是寧允展給人的第一印象,但帶起“徒弟”來,寧允展可一點兒也不“溫和”??吹酵降苷莆詹缓?,寧允展會氣得不知道說什么,比徒弟還著急。一遍遍示范、一遍遍不耐其煩的講解,徒弟練習的時候,他在一旁緊盯著,直到確定徒弟能熟練掌握。

        如今,國內鐵道線上飛奔的高速列車,近一半來自寧允展所在的中車四方股份。

        期待,匠心共筑“中國夢”每一個“中國制造”背后都能收獲如此的感動,每一個“大國工匠”創(chuàng)造更多的行業(yè)傳奇。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