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雙碑嘉陵江大橋28#墩岸跨主梁現澆梁及岸跨合攏段施工技術
2017-09-04
一、工程概況
根據設計施工圖,主橋P27#墩邊跨現澆段主梁(SSB16)及合攏段為支架現澆方式完成。
該邊跨現澆段主梁為三箱變截面預應力結構,順橋向長度3.1米,中心高度3.6米,箱頂板寬度32.5米,箱底板寬度9米,設置800噸支座2個,混凝土數量163.7立方米,混凝土強度C50。
在現澆段主梁(SSB16)與邊跨標準段主梁(SSB15)之間為合攏段,該合攏段斷面與標準段相同,順橋向長度為1米,混凝土數量 24立方米,強度C50。
現澆段與合攏段均設置有縱橫向預應力結構,當合攏段混凝土完成并符合要求后,才可實施縱向預應力張拉,其它橫向預應力結構隨當前節(jié)段屆時完成。
P27#墩岸跨現澆段梁及岸跨合攏步驟為:P28#墩柱→搭設現澆梁段部分支架→岸、河跨掛藍對稱施工主梁15#塊→拆除岸、河跨掛藍→完成現澆梁段支架及模架體系→SSB15#塊上第一次配重→岸跨支架現澆主梁SSB16#塊并卸除相應配重→拆除部分模板→調整合攏段兩端梁標高→勁性骨架合攏→調整平臺模架到位→鋼筋、預應力束及內模安裝→檢查處理→澆筑合攏段混凝土并卸除剩余所有配重→養(yǎng)護→張拉預應力束→完成岸跨主梁永久配重混凝土→拆除現梁支架→與河跨同步拆除勁性骨架及吊平臺。
二、現澆段施工
(一)現澆段施工支架
1、現澆段主梁(SSB16)位于P28#墩旁,順橋向長度4.1米。模架支撐系統采用大鋼管立柱與吊桿懸吊相結合的方式組合而成,通過布置縱橫分配梁和三角桁架片,以支撐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澆筑。
2、對現澆段主梁混凝土澆筑為一次完成,即全長3.1米、全寬32.5米、全高3.6米。
3、現澆主梁段施工支架設計與合攏段施工一并考慮,包括與合攏吊平結構含接,工序轉換等。
4、現澆主梁段施工支架布置高度30米,寬度32.5米,最大縱向長度4.1米,支架下端放置在墩柱承臺上,順高度而上與墩柱實施連接,以加強支架承力穩(wěn)定。
5、應用MIDAS-Civil.6.71.(中文版)計算軟件,對縱橫向分配梁等按布置要求進行整體建模后加載計算。模型建立做如下假設,假設SSB15節(jié)段,28#墩柱和大鋼管支撐系統為不變形剛體,通過對縱橫分配梁的反復計算分析,不斷調整優(yōu)化,最后結果是,平臺各力學指標均控制在容許范圍內,該支架滿足使用要求。同時,對支架系統,吊桿進行了計算分析,其結果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
6、支架基礎由P28#墩承臺形成,并設置有預埋件將支架柱腳進行焊接連接。
7、大鋼管支撐體系采用D700*10大鋼管,并用雙肢C16槽鋼與橋墩連接。
(二)模架系統
1、在大鋼管立柱頂部設置主分配梁,由2I56a工字鋼組成,作橫橋向布置,并設置加強肋板和支承板。在主分配梁2I56a工字鋼上設置順橋向分配梁,由單肢I20a工鋼組成,作順橋向布置,實心段按30cm布置,空心段按60cm布置,詳見施工設計圖,并設置加強肋板和支承板。
2、對現澆梁底9米寬范圍內,因底板體外勁性骨架,需設置橫橋向分配梁,并在骨架處斷開,此分配梁由單肢[14a槽鋼組成以支承模板,并支承在I20a工鋼上,布置間距見施工設計圖,并設置加強肋板和支承板。
3、對現澆梁斜腹板及翼板處,將采用三角桁架片進行支承,并放置在I20a工鋼上,順橋向布置間距見施工設計圖,并對三角桁架片進行穩(wěn)定連接支撐處理。當三角桁架片安裝符合要求后,在上弦需布置[8槽鋼以支承模板,布置間距見施工設計圖,并設置加強肋板穩(wěn)定板。
4、分配梁之間以及對三角桁架片的支承點連接均采取焊接連接完成。為防止?jié)仓r的橫向水平力影響,應采取措施對底9米寬范圍的橫向分配梁需與三角桁架片進行焊接連接。
5、現澆梁底模板均采用10mm鋼板,并固定在分配梁上。端模板按常規(guī)方式完成。
6、斜腹板、豎腹板及橫隔板的模板安裝穩(wěn)定,將采用φ16精軋對拉桿,間距75~90cm,外部支撐配合進行。
?。ㄈ?、混凝土工程
1、現澆段梁混凝土數量163.7立方米,混凝土強度C50,據實作好混凝土配合比選用,滿足施工作業(yè)符合要求,確?;炷翝仓|量。
2、采用商品混凝土,車運現場,泵送入模。在P28#墩旁設置混凝土泵送場地,通過墩旁搭設專用腳手鋼管支架直上引橋橋面,再將泵管接入下料點。采用普通腳手鋼管,用扣件聯接,每6米高度作附墩支撐,可支附在萬能桿件支架上或墩柱上,支架層高2米,設置梯道、布置泵管,并作好相關安全防護措施。
3、現澆段梁采用單泵泵送混凝土進行運輸,若泵送澆筑總能力按15m3/h計,澆筑所需時間為163.7/15=11小時可完成,但考慮到不利因素的影響,對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可能會延長,為保證澆筑質量,控制混凝土初凝時間以20小時為宜。在雙泵雙送澆筑混凝土的同時還必須備用一套完整的泵送系統,以保證該段混凝土澆筑的正常進行。
4、混凝土澆注原則上由底向上,由前向后進行對稱平衡澆筑,過程中加強控制分層下料、均質良好、振搗密實,確保澆筑質量。
三、合攏段施工
(一)吊平臺及模架
合攏段混凝土采用吊平臺模架方式進行合攏,由平臺、吊桿、模架(內模架)等組成。所用材料均為鋼質材料,型鋼和鋼板材料強度為Q235,吊桿采用精軋螺紋鋼筋,強度為JL785。
吊平臺主分配梁采用2[32a槽鋼組焊而成,設置加強肋板和支承板,主分配為橫橋向布置,并用吊桿錨固于合攏段兩端主梁上。 采用Φ32精軋螺紋粗鋼筋作為吊平臺的錨固吊桿,橫橋向布置計8根,一個合攏段共計16根,吊桿最大間距為4.8m。
當吊平臺及模架到位而不在調整時,可對每根吊桿實施預緊力,預緊力可按計算力值的50%進行控制。在預緊力之前,只需對現澆段梁最前端處的主分配(2[32a])與桿件支架的螺栓連接進行拆除,即放松鎖板的連接螺栓。
吊平臺次分配梁采用I20a型鋼組焊而成,設置加強肋板和支承板,作順橋向布置并放置在主分配梁上。
平臺布置完成,其上布置模架系統。對主梁底板9m寬范圍內采用 [14a槽鋼作分配梁,布置為橫橋向,順橋向按一定間距布置,并且避讓勁性骨架,面板采用[]10mm厚鋼板鋪設。對主梁斜腹板及翼板處布置三角桁架片,作順橋向布置2片,并放置在次分配梁上,并按要求作好必要的穩(wěn)定支撐等。三角桁架片采用[14、[12.6槽鋼組焊而成,上弦桿上布置[8槽鋼分配梁作順橋向布置,間距按圖布置,再鋪設面板[]10mm厚鋼板。
箱內模板采用普通組合鋼模板拼裝,部分地方采用木模板,以普通鋼管為背楞,設置必要的圓鋼對拉桿進行固定,如立墻側模及底壓模和斜腹板壓模等。對于頂板承重模板的支撐,則以型鋼桁架片進行支承,每片作橫橋向布置,順橋向間距約0.9米左右,順橋布置桁架片計2片,并按要求作好必要的穩(wěn)定支撐等。
岸跨吊平臺及底模架重約27噸,底鋼板重量16T,內模架重約12噸。
吊平臺及模架系統的安裝,可借助掛藍和現澆梁支架設施,以塔吊為吊裝手段完成。
?。ǘ㏒SB-15節(jié)段配重
岸跨主梁現澆段及核壟斷。擬定采取等效配重替換方式完成,即邊澆筑混凝土邊拆除配重設施,配重位置在SSB-15節(jié)段上,在SSB-15節(jié)段上采用一次配重,澆注SSB-16節(jié)段時進行第一次等效配重卸載,澆注邊跨合攏段時進行第二次等效配重卸載。
配重設施均設置在主梁SSB15塊件上,位置在主梁Φ32精軋螺紋粗鋼筋處,配重重量與SSB-16節(jié)段和合攏段澆注后Φ32螺紋粗鋼筋所增加的軸向力相同。
采用鋼筋為配重材料或輔助加入其它型鋼材料等,安裝拆除將利用現有塔吊完成。
實施等效替換配重材料在骨架焊接合攏前布置完成。
?。ㄈ┖蠑n骨架
岸跨合攏段設置有體外型鋼勁性骨架,主要布置在頂板、底板處,材料采用槽鋼[36c,每2[36c為一組,通過與主梁上的預埋件進行焊接固定。在原設計圖總體基礎上,并結合合攏段結構和骨架構造需要,為確保合攏順利完成,將原設計圖采用槽鋼2[36c調整為槽鋼2[40a,由原工字型斷面調整為箱型斷面,其骨架橫向位置不變。
因主梁原有縱橫豎預應力結構的存在,對勁性骨架及預埋件的形成有較大的影響,經過分析比較,需對主梁SSB15塊件的部分橫向、豎向預應力束位置進行適當調整,對預埋件的尺寸大小及骨架長度也作適當調整,以滿足各項作業(yè)要求。
骨架預埋件采用鋼板厚3厘米,錨腳采用Φ32鋼筋,根數16根,與原設計相同,只是平面尺寸及錨腳位置有一定的變化。
骨架采用箱型結構,需設置加強肋板,連接板等。骨架與預埋件全貼角焊接方式,焊縫長度和高度均應滿足受力要求。
主梁底板骨架共計2組,其合攏對接接頭設在合攏段中心處,對接預留縫寬3厘米,采用幫貼鋼板進行焊接,焊縫長度和高度均應滿足受力要求。
主梁頂板骨架共計4組,原則上不設置合攏對接接頭,制作單件整體后,視情況可先將骨架一端主梁預埋件實施焊接,待合適的時候將骨架另一端與主梁實施焊接,以實現骨架合攏。
?。ㄋ模┗炷凉こ?
1、主梁合攏段混凝土強度等級C50,采用微膨脹混凝土。
2、根據合攏時期溫度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配試驗,并滿足相關作業(yè)要求。
3、采用商品混凝土供應、現場泵送運輸澆筑方式,由下而上分層澆筑完成。
4、對岸跨合攏段混凝土澆筑,泵送管道沿P28#墩直上至尾梁段至岸跨合攏段位置。
5、邊澆筑合攏段混凝土邊進行配重鋼筋拆除實現等效替換,保持原有無應力狀態(tài)。
6、達到預應力束張拉條件需及時進行張拉,以利下步作業(yè)。
7、針對合攏段作業(yè)條件,采取相應的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措施,確保合攏質量。
四、施工計算
(一)基本數據
現澆段梁長度3.1米,混凝土總量163.7立方米,容重取2.6噸/立方米,自重426t。
根據內箱模架重量,在相對應混凝土結構重量取系數1.1和1.2進入計算,支架及模架材料單位容重在相應材料中取系數進入計算。
合攏段梁24立方米,容重取2.6噸/立方米,自重62.4t。
現澆段梁及合攏段材料為普通鋼材,強度等級Q235,容許應力取170Mpa(臨時結構Q235鋼容許應力);吊桿材料采用Φ32精軋螺紋鋼筋,強度等級JL785,容許應力取490Mpa;
(二)基本計算
1、邊跨支架現澆及邊跨合攏
按照模架結構,建立空間模型,加入相對位置荷載,模型假設,大鋼管立柱為不變剛體,SSB15節(jié)段為不變剛體,大鋼管立柱體系為不變剛體,大鋼管立柱根據模型的支點反力進行穩(wěn)定驗算,模架結構采用MIDAS程序電算完成。其計算結果如下:
吊桿最大支點反力11t,最小支點反力7t;
最大應力≤490Mpa;
分配梁2[32a,最大應力69 Mpa<170Mpa;
分配梁I20a,最大應力36Mp<145Mpa;
分配梁[14a,最大應力180 Mpa>170Mpa,出現在底板尾部橫向分配梁,做雙肢分配處理;其余165 Mpa<170Mpa
吊平臺最大豎向位移5mm,發(fā)生在實心段底板處。
大鋼管立柱:承受模架傳遞軸向力87T,大鋼管立柱自重5.25T,大鋼管立柱承受最大軸向壓力92.25T,計算長度8米,按一端鉸接,一端固定,長度系數0.7,根據,22,按C類截面
最大應力:
C12.6:根據MADIS模型計算,C12.6承受最大軸向力7T,按兩端固定建立計算,長度系數0.5,計算長度2.81米,按弱軸計算穩(wěn)定性,90,按C類截面
最大應力:
五、結論
通過以上現澆段梁和合攏段的施工計算,總體上各結構的技術指標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只有個別部分約有超標現象,但超標值不太大,采取的處理措施如下:
對于個別分配梁C14a,最大應力180Mpa≥170Mpa的超標情況,已在超標梁旁增加了一根分配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通過對不足的構件調整和加強處理,采取本項施工方案完成主橋P28#墩邊跨現澆梁及邊跨合攏段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使用。
![](/statics/images/images2020/d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