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天津出臺30項改革措施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
2019-10-12 來源:天津日報 

  記者昨日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獲悉,我市持續(xù)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精簡審批環(huán)節(jié)和事項,再出臺30項改革措施,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從獲得土地到開工不超過80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重要內容。2018年,我市作為全國試點省市之一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現了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的目標。今年,我市繼續(xù)壓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到年底將形成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到2020年上半年,形成與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創(chuàng)建全國最優(yōu)的建設管理營商環(huán)境。

  ■統一審批流程

  在統一審批流程方面,我市分別從“減、放、并、轉、調”五個方面精簡審批環(huán)節(jié)。依據國家投資項目和建設項目審批相關標準及流程圖示范文本,合理設置57個審批事項,優(yōu)化10類工程的審批流程圖。對各類開發(fā)區(qū)、工業(yè)園區(qū)、功能區(qū)、自貿試驗區(qū)實施區(qū)域環(huán)評、能評等專業(yè)統評,實現整體評估、成果共享。深化施工圖審查改革及聯合驗收,新建工程聯合驗收率達到100%。

  ■統一信息數據平臺

  在統一信息數據平臺方面,優(yōu)化完善我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全面實行網上辦理。提升審批管理系統數據質量,增加系統項目重復賦碼自動校驗審核功能,嚴格落實項目代碼作為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唯一身份標識。深化人口、法人、信用、電子證照、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建設和應用,優(yōu)化完善全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臺,提高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共享數據使用比例。

  ■統一審批管理體系

  在統一審批管理體系方面,建立多部門協同的項目策劃生成機制,由各階段牽頭部門優(yōu)化并聯審批機制,將并聯審批率提升至90%。完善建設項目幫辦代辦服務,強化“一個窗口”的后臺整合,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全程幫辦”制度。完善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流程,推進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系統與我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互聯互通。

  ■統一監(jiān)管方式

  在統一監(jiān)管方式方面,規(guī)范中介服務,將中介服務和要件信息共享系統納入天津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管理。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天津市市場主體聯合監(jiān)管系統互聯互通,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守信聯合激勵與失信聯合懲戒措施,研究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紅黑名單制度,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