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3卷、4760冊設計資料,6.7萬張設計圖紙,放滿了5個2米多高的檔案柜……這是存放在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檔案館里的京滬高鐵最初“模樣”,正是這些珍貴的研究資料,讓京滬高鐵成為中國高鐵工程代表,更為建設中國各條高速鐵路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書寫了高速鐵路這張“中國名片”的“第一筆”。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風雨兼程、不懈奮斗的四十年,同時也是基礎建設大發(fā)展和鐵路技術與建設大發(fā)展的四十年。其中高鐵的發(fā)展之路尤其令人矚目。
2008年8月1日,也就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京津高鐵第一列動車組緩緩駛出站臺,這標志著京津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同時也標志著中國高鐵從此進入一個飛速跨越和發(fā)展的時代。此后的十多年時間里,中國高鐵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追趕者變成領先者的歷史性巨變。那一刻,值得紀念,而這十多年來的艱苦奮斗、不斷創(chuàng)新開拓,同樣也值得歷史銘記。尤其像是京滬高鐵這樣的“標桿之作”更是凝結了萬千鐵路人的汗水與拼搏、奮斗與創(chuàng)新精神,以其“安全可靠”、“技術先進”、“性價比高”等優(yōu)勢獲得了國內(nèi)外的廣泛關注和贊譽,并且成為中國制造的高端品牌,自開通運營以來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在京津高鐵開通的2008年,京滬高鐵正式開工建設。但實際上,這條高鐵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就已經(jīng)進行了將近20年之久。在上個世紀90年代,作為東部重要交通干線的京滬鐵路客貨運發(fā)送量已經(jīng)達到飽和,并且長期超負荷運營。到2007年,京滬鐵路以全國鐵路2%的運營線路承載了全路10%以上的運力,建設一條專門的客運專線可以說是迫在眉睫。中國的規(guī)劃建設者們未雨綢繆,早早的對京滬快速運輸專線進行了藍圖設計。從1990年的《高速鐵路技術攻關的報告》到2007年國家發(fā)改委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到隔年的4月份,京滬高鐵正式開工建設。經(jīng)過3年多的奮戰(zhàn),京滬高鐵正式亮相在世人面前。它不光連接中國東部兩座特大型都市,而且還把數(shù)個東部沿海發(fā)達省市通聯(lián)在一起,短短幾年內(nèi),迅速成為這一地區(qū)的交通運輸大動脈;同時,因為激增的客運量,也讓它成為中國高鐵領域乃至全世界范圍內(nèi)盈利最強的高鐵干線之一。京滬高鐵的指標性意義和現(xiàn)實性意義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中國的驕傲,同時也是中國高鐵人的驕傲。
2017年,由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復興號”正式亮相京滬高鐵線;2019年年初,超長版時速為350公里“復興號”開始在京滬線上運營。京滬高鐵,正在一次次刷新著自己的記錄,同時也刷新著世界記錄。從原先的“跟跑者”,到現(xiàn)如今的“領跑者”,中國高鐵、中國鐵路一路奔馳,以最快的速度躋身世界前列。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實踐的四十年,是在各個層面變化翻天覆地的四十年。中國鐵路跟隨祖國的步伐,在助力國家發(fā)展、改善民生的道路上堅定向前,在眾多領域成為旗幟和標桿,為中國制造和中國創(chuàng)造打響了品牌。這是中國進步與發(fā)展的標志,更是鐵路與全體國人共同奮斗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