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價改革進入新階段
2015-05-25
2015年是“十三五”鐵路改革方案設計的關鍵一年。由于鐵路是國家關乎民生的基礎性資源,我國鐵路貨運價格長期以來受到政府管控,從直接定價到間接指導價鐵路貨運,價格遠離了市場自由定價。
因此,多年來鐵路貨運價格偏低,而過低的、脫離市場的價格并不利于鐵路建設和運營的發(fā)展,更不利于社會資本的進入。
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是鐵路市場化的必經之路,有利于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促進市場競爭。實行市場化調價,被認為是鐵路政企分開、走向市場的關鍵一步,更是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基矗此次國家發(fā)改委放開部分鐵路貨運價格,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領域。
就在《通知》發(fā)布不久前,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領域的政策已經相繼出臺。去年11月下旬,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創(chuàng)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按照市場化方向,不斷完善鐵路運價形成機制。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fā)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從今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市場準入新規(guī)《鐵路運輸企業(yè)準入許可辦法》也開始施行,該辦法出臺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經營鐵路,規(guī)范鐵路運輸市場準入制度。
一直以來,國務院都希望促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投資,但收效并不明顯。要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領域,放開鐵路運價是必要條件。而完善價格形成體系又有賴于進一步打破壟斷,全面深化改革。如果鐵路貨運價格依舊按照較低的政府指導價,鐵路盈利較為困難,這也會阻礙鐵路的發(fā)展,服務與質量跟不上,更談不上進入自由市場競爭。因此,放開價格管制,增強收益預期,是吸引社會資本的前提。只有率先放開鐵路價格,社會資本才能看到鐵路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也才會有意愿進入鐵路領域。啟動價格改革、完善鐵路運價機制,是鐵路投融資改革的核心內容。
定期動態(tài)采集區(qū)域公路運價,優(yōu)化鐵路運價方案,將促使鐵路運價更加公開透明、更加貼近市場,大大降低了企業(yè)物流成本,提高鐵路市場競爭力。據(jù)了解,走鐵路可比走公路至少節(jié)約15%的成本,大幅度縮短行程時間的同時,還不懼雨雪霧霾等天氣因素。
不過,此次國家發(fā)改委放開價格的鐵路貨運只是4項具備市場競爭的鐵路運輸領域。鐵路貨運的重頭戲是大宗商品運輸,散貨快運與包裹運輸在鐵路運輸中占據(jù)的比例很校此外,由社會資本投資控股的新建鐵路也很少,占比不超過10%,而且大部分是地方線路。政府今后鼓勵引入社會資本的鐵路也大多是地方鐵路。因此,并非鐵路貨運主體部分的價格放開,對整個鐵路貨運行業(yè)產生的影響有限。
盡管此次鐵路貨運價格的放開只涉及部分領域,但是對于多年來一直由政府定價、指導價的鐵路貨運價格來說,可謂是鐵路貨運改革的一大突破。鐵路貨運價格的放開能為我國鐵路貨運改革和后續(xù)的鐵路基建投資帶來多大的長效推力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