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香自苦寒——記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一公司大連工程指揮部書記兼普灣新區(qū)十六號路跨海橋項目經(jīng)理劉亞麗
2015-03-31 
 

 “心無旁騖”。

 從采訪到收筆,這個詞始終縈繞在我腦海里。用它來概括劉亞麗再恰當不過。

 專精凝注,才能做到至善之境。一名員工,如果能用心盡力地做事,就沒有干不好的工作;一名項目經(jīng)理,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中,就沒有干不好的項目。

 女項目經(jīng)理的工作

 初春的北方,乍暖還寒,筆者隨劉亞麗去工地。“你們天天有車回來嗎?”“不是,如果你不到工地,我就住在項目上,不回來。”“大橋干到什么程度了?”“現(xiàn)在兩岸的引橋下部和梁部都快完工了,匝道橋也差不多了,正準備進行主橋的施工。”“干得挺快的。”“還行吧,業(yè)主資金不是很到位,主橋鋼結(jié)構設計也有一些改變,否則還能快點。”和劉亞麗同齡人,很熟絡,采訪就在車上開始。

 從一公司機關出發(fā),到項目部用時一小時。

 項目部是四層樓有院子,設施齊全。“從2010年底干‘14號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年多。”項目部人習慣將普灣新區(qū)十四號路跨海橋叫作“14號橋”,十六號路跨海橋叫作“16號橋”,兩橋平行相距2公里。

 一走進三樓的辦公室,她就掏出手機,“你坐著,這事還挺多,我先給業(yè)主陳處長打個電話,有點事需要商量。”她馬上進入到工作角色里。

 筆者環(huán)視屋內(nèi)一圈,陳設很簡單,辦公桌迎著門,椅背上搭著一件工作服;一個長條沙發(fā)和茶幾,幾把椅子,兩個鐵皮柜,一盆綠植;墻上一塊工程簡介展板和項目經(jīng)理職責牌。鐵皮柜和墻之間的空隙里放著三雙鞋,一雙粘著泥土的矮跟單皮鞋,兩雙套著塑料袋的短靴,其中一雙像雨鞋。

 辦公桌上擺著厚厚的施工設計圖,一摞文件盒,一摞報告單之類,一個筆筒,一小瓶復方荼甲唑啉噴劑,聽說她有鼻炎,想必這是她的必備用品。

 筆者本想找尋代表女性性別的哪怕一個小物品,但,無果。

 在這個男人為主角的工程施工領域,項目經(jīng)理也似乎是男人的專利,女項目經(jīng)理可謂鳳毛麟角。

 14號橋上場時,業(yè)主一聽派了個女項目經(jīng)理,就不太高興,懷疑公司對項目不重視。但隨著工程的推進,這個敢管敢擔當?shù)呐椖拷?jīng)理令業(yè)主刮目相看。每次檢查評比時,無論是進度、安全還是質(zhì)量,在兩個標段中都領先,贏得了業(yè)主的好評與信任。大橋被評為大連市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和全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劉亞麗被評為遼寧省優(yōu)秀市政工程項目經(jīng)理。當16號橋上場時,業(yè)主點名讓劉亞麗擔任項目經(jīng)理。

 自2005年劉亞麗任項目經(jīng)理,已整整10年。大莊高速公路十里崗互通立交、大連市東聯(lián)路五標段、14號橋二標段三項工程都取得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談起管理,她謙虛地說,沒什么可寫的。做好兩件事:一件是外部協(xié)調(diào)再協(xié)調(diào),促使工程順利施工;另一件就是內(nèi)部平衡再平衡,把關各業(yè)務部門的接口。抓好三方面工作:控制成本,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搞好二次經(jīng)營。

 我們的交談不時被來人打斷。渤海大道跨海橋項目劉經(jīng)理來了,拿著報告單給她看,一起商量著里面的內(nèi)容,只聽她很爽快地答應著“我今天就抽空去一趟。”送走劉經(jīng)理,她跟我解釋說“是渤海大道跨海橋動遷的事情,有一部分在普灣新區(qū)區(qū)域內(nèi),領導讓我?guī)椭鴾贤ā?rdquo;

 在辦公樓的走廊里,向窗外望去,14號橋橫跨海灣,隱約看見建設中的16號橋一段南引橋。

 16號橋建安投資14.7億元,是一公司第一個BT項目,是集團公司重難點工程,爭創(chuàng)“魯班獎”。分為北岸引橋、主橋、南岸引橋和北岸立交。主線橋梁全長2585.8米,匝道橋梁全長777.3米,主橋為五跨640米鋼箱提籃拱橋,最大跨徑200米,矢高61.54米,寬48.6米。大橋施工難度很大,樁基礎施工、主橋承臺施工、鋼箱拱肋拼裝施工是重難點。施工分三個區(qū)域進行。

 劉亞麗說話語氣堅定,有個口頭禪是“完事”兩個字,同時伴隨左手往下一揮的手勢,很果斷的勁頭。“大橋馬上進入主橋關鍵施工階段,選鋼結(jié)構安裝隊伍很重要,三天時間就完事,是以前干過我們公司滬蓉西高速支井河特大橋、集團東莞水道特大橋的隊伍,都是采用高塔大噸位纜索起重機施工。”

 負責大橋監(jiān)理的何總監(jiān)說,“女項目經(jīng)理的確很少,我們配合很好,劉經(jīng)理是內(nèi)行,大橋施工技術和質(zhì)量都很強。14號橋也是我們監(jiān)理的,16號橋施工難度更大,特別是主橋鋼箱梁架設,鋼箱拱跨度大,在全國也少見。”

 下午,劉總從業(yè)主那里回來,已四點鐘,由于還要開會,陪著筆者匆匆看了一下工地。大橋部分引橋墩柱和梁體底部都涂刷上了防腐漆;架橋機立在一跨橋墩之間;有設備正在進行鋼板樁施工;汽車吊在進行吊裝搭架子的材料。

 女項目經(jīng)理的風格

 筆者注意到,凡是拿來讓劉總審閱或者簽字的報告,她都認真地看完并不住地詢問核實著相關事項。會計小任和辦公室小郜拿來一個付款報告,是14號橋的評獎宣傳推廣費,她囑咐道:“這個費用咱付款,再跟業(yè)主那邊確認一下,別交重復了。”

 “認真,仔細,嚴格,有很強的責任心。”這是和她共事的人一致評價,是她從技術員到總工的職業(yè)養(yǎng)成。

 “項目上的這些孩子都挺怕我的,我能管住他們。”這幾年畢業(yè)的學員比她女兒大不了幾歲,她就稱他們孩子。劉總愛訓人,工作上出錯了,不管是誰,不講情面,決不客氣??梢哉f,在她的“訓”練下,技術人員逐漸成長起來。16號橋項目總工李凱,在十里崗立交橋施工時還只是個技術員,沒少挨訓,經(jīng)過14號橋和16號橋的鍛煉,前不久,提拔為大連工程指揮部總工。

 工程部部長陸滔介紹說,“劉總的‘標準高、嚴要求’是正八經(jīng)的,可不是嘴上說的。比如,在圍堰施工時,她要求每一根內(nèi)部支撐圓管都必須按照設計尺寸來,不允許有偏差。而且只要她到現(xiàn)場,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問題,現(xiàn)場技術人員能跟她學到很多東西,連施工隊都很佩服她。”

 物資部長“兵二代”吳大勇跟劉總干了好幾個項目,深有感觸。“劉總經(jīng)過老鐵道兵的熏陶,經(jīng)歷過比現(xiàn)在條件艱苦的磨煉,性格剛強,不服輸,有老鐵道兵那種精神,起到承上啟下傳幫帶作用。不管是誰,也不管背景如何,她都一視同仁。”

 項目部人都記得那次“手機門”事件。14號橋施工時,一個周六晚上,半夜十二點多,開始灌注混凝土。劉總得知后,要召集串休在家的人同去工地。結(jié)果,給司機打電話,關機;給串休在家的人打電話,也有幾個關機。幾經(jīng)周折,到工地已經(jīng)近凌晨兩點。第二天早晨一大早,她就組織開會,嚴厲地提出要求:“無論何時何地,手機都必須保持開機狀態(tài)!”

 她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亦不例外。和她一個宿舍的會計小任跟筆者說:“劉總每天很晚才回宿舍,只要她在辦公室,只要是工作上的事,不管什么時間去找她都行。”去年5月到10月間,進行主橋8個深基坑施工,劉總天天和技術人員一起跟班在現(xiàn)場,每天早晨吃完飯就上工地,往往比技術人員去得都早。為防曬防風,大熱天,她戴上個大口罩。

 “用之所長,避之所短。”這是劉亞麗在用人上的招數(shù)。劉總時常叮囑年輕技術干部多學習,支持他們考取各類專業(yè)證書,鼓勵他們多寫論文和工法,甚至給他們出題目,促使他們在專業(yè)技術上不斷提升。劉亞麗很肯定地說:“一個大的工程很鍛煉人,大橋完事,每個技術人員都可以到稍小的項目當個總工。”

 女項目經(jīng)理的生活

 提起女項目經(jīng)理,一般人都會聯(lián)想到“女強人”、“女漢子”這些標簽式名詞。了解劉亞麗的人都說她很強但絕不是“女漢子”。她穿著一件淺米黃色風衣,個子不高,梳著齊肩短發(fā),齊劉海,戴著眼鏡,右手無名指上戴著一個漂亮的花型銀戒指,胸前掛著一個裝飾毛衣鏈,沒有絲毫的強悍,甚至顯得文弱嬌柔。

 “我曾經(jīng)跟老公說要到他們項目上,結(jié)果遭到反對。”她老公在外地項目上,聚少離多,劉亞麗感到些許的遺憾。

 “女兒一直由父母帶大,上小學三年級時,我就到十里崗項目了。從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提問過孩子單詞什么的。”提起女兒,她言語里充滿了疼愛,也充滿了沒有盡到責任的無奈。因此,也練就了女兒的獨立。她非常嬌慣女兒,“去年暑假回家了,衣服還得我洗呢,出國在外,沒有了依賴,自己什么都行。”

 女人,都愛打扮自己,但對于劉亞麗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奢侈。“一個冬天,就兩件外套、兩條牛仔褲。”施工忙時她值守在工地,根本沒有時間逛商場買衣服。“我在家附近發(fā)現(xiàn)一個服裝店,這兩年衣服都在那買的,去一次買上好幾件,完事。”

 筆者想打探她是否有什么愛好,她直截了當:“我真沒什么愛好,也沒有太多的閑暇時間。”項目部人員吃完晚飯,如果沒事,就到14號橋徒步“拉練”。她也和幾個女同事結(jié)伴而行,嘮嘮家常。也許,這時是她最放松的時光。

 筆者見過她織的披肩,款式很獨特。說是在商場看見的樣式,自己買回毛線,工程不忙晚上沒事時織成的。多年前,她還繡過十字繡紅梅報春圖。“你是喜歡梅花才繡的吧?”筆者想當然地問她,“沒有啊,我只是覺得好看。”盡管她的回答并非筆者期望,但也不出所料,這就是她的個性——不迎合。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風雪中怒放的紅梅,盡管沒有多彩艷麗,沒有濃香四溢,甚至有些寂寞孤獨,但她不懼嚴寒,堅強不屈,傲然挺立,向人們傳遞著春的訊息。

 采訪手記

 和劉亞麗電話預約采訪,擔心被拒絕。我知道她不喜歡宣傳。她答應后,我打趣道:“當上書記,是不是想法就不一樣了?”她笑了,沒回答,算是默認。她是去年底任指揮部書記的,前不久,她組織成立了大連指揮部宣傳報道小組,成員是各項目部書記或辦公室主任,要求每人每月必須寫一篇稿件。

 她是2014年度集團公司勞動模范里的唯一女性。曾經(jīng)獲得多少榮譽,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這么多年總在項目上吃住,已經(jīng)‘不會’做飯了。”她向我解釋說,不是真的不會,是因為已經(jīng)沒有心情。

 采訪留下一點遺憾,匆忙間沒能照一張她的工作照。由于我倆到現(xiàn)場時,項目部開會傳達上級會議精神,第二天她又參加大連市安全學習,后又出差。我以為能找到她以前的照片,結(jié)果只有兩張。一張是大連工程指揮部組織項目技術人員到16號橋交流學習的照片,她戴著口罩,給參觀人員講解施工;另一張是在十里崗項目時電視臺采訪她。

 寫這篇稿子,我把自己單獨圈在屋子里。努力做到心無旁騖。

 干什么就想什么,專心致志去做。這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努力達到的狀態(tài)。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