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路橋工程打通綿陽“城市脈絡”
2015-03-31 來源:綿陽日報
   (記者趙燁劉鑫文/圖)“十幾分鐘就到高水了,真是方便多了。”自去年12月,又一座橫跨涪江的川交大橋(圣水大橋)通車以來,市民過江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家住石馬鎮(zhèn)的張陽軍說,以前要想進城,要不向北繞行走紅巖電站,要不走東方紅大橋、東原大橋等跨江大橋繞行,“川交大橋通車以后,出行方便多了。”

   作為聯系城市組團的重要跨江通道之一,綿陽川交大橋向西接圣水南街并延伸至龍須溝路,聯系高(圣)水片區(qū)、教育園區(qū)、科技城集中發(fā)展區(qū);向東聯系石馬片區(qū)、七星壩、小島、科學城及游仙片區(qū);向北延伸沿石馬科技城大道接二環(huán)路和綿廣高速、綿遂高速,有效緩解了綿陽城區(qū)交通擁堵狀況。

   綿陽川交大橋僅僅歷時360天就建成,離不開參建各方的密切配合和艱苦奮戰(zhàn)。一年時間里,參建干部職工不分春夏秋冬,不懼嚴寒酷暑,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了大橋建設任務,創(chuàng)造了綿陽跨江橋梁建設速度的新紀錄。

   近年來,針對城區(qū)過江河交通壓力大和部分區(qū)域道路通行不暢的難題,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征求市民意見的基礎上,共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約190公里,實施東原大橋、川交大橋、機場直通道等城市主干道和橋梁建設,改造擴建了30余條城市主次干道,改造城市堵點30余處,新建16座人行天橋,維修加固20余座橋梁,在長虹大道、臨園路、綿興路建設了公交專用道,共完成投資66億元,著力打造“暢通綿陽”。

   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的安昌橋綜合改造工程,從去年9月啟動實施以來,市住建局嚴格按照科學要求,倒排工期,強化工期節(jié)點控制并定期檢查進度。目前,工程的隧道框架段已全面完成,正在進行橋面鋪裝層等附屬結構施工和南北橋頭下穿隧道的船槽段和擋墻段施工。而該工程的順利推進也離不開周邊居民的理解與支持,“政府修橋、修路也是為了造福老百姓,這些我們都是支持的。”安昌路西段一家餐廳老板丁先生告訴記者,“一時的不便,是為了將來更方便,路修好了,帶動了人流,我們的生意肯定能更紅火。”“這兩年,隨著東原大橋和川交大橋相繼通車,我們也逐漸形成了‘繞行換暢行、時間換空間’的概念。”出租車司機趙迪告訴記者,涪江二橋、東方紅大橋是城區(qū)的“老堵點”,現在新建的跨江大橋為它們分擔了不少交通壓力,“不少乘客都表示寧愿多繞一公里路,我們也就不去東方紅大橋‘添堵’了。”

   由于園藝山主干道劍南路正在改造施工,不少市民都選擇經由去年6月貫通的城市次干道元通路通行,進入主城區(qū)。“元通路可發(fā)揮了大作用啊。”在涪城區(qū)上班的周思敏表示,走九洲大道經二橋進城比較堵,她現在上下班都從元通路走,通暢得多了。

   回顧最近三年,是我市城市建設投資最多、綠地增加最快、道路黑化面積最大的時期。隨著一大批路橋工程的陸續(xù)實施,城市風貌的改善、城市品質的提升,廣大市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明顯改善,綿陽也因此成為中國西部宜居宜業(yè)的一座幸福之城,每年吸引了大量外地學生來綿創(chuàng)業(yè),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來綿興業(yè),吸引了大量外地居民來綿置業(yè),讓綿陽插上了快速發(fā)展、經濟騰飛的翅膀。

   隨著城鎮(zhèn)化的深入推進和城市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城市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加之綿陽在成德綿一體化發(fā)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在“西三角”經濟區(qū)(西安、成都、重慶)中所擁有的區(qū)位優(yōu)勢,我市城市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必須跳出綿陽、面向西部。

   下一步,圍繞“力爭三年有效緩解、五年基本暢通、十年建立起較完善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目標,我市將進一步健全共同推進的協(xié)調工作機制。按照《綿陽市城市綜合交通規(guī)劃(2010年-2020年)》,細化制定年度綜合交通發(fā)展實施方案,路、橋設計突出人性化、充分考慮老弱病殘出行需求。以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為目的,建設能夠符合和承載四川省區(qū)域中心城市和區(qū)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定位的城市基礎設施,在“十三五”期間形成城市建成區(qū)范圍骨架路網系統(tǒng),用以支撐綿陽多組團的城市用地布局和“一核三區(qū)六帶”的產業(yè)發(fā)展布局,建設完成綿陽科技城外圍的聯絡通道和聯系組團間的城市主干路網。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