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錢塘江大橋,又稱錢江六橋,是杭州繞城公路東段跨越錢塘江的一座特大型橋梁。大橋位于杭州市東部錢江二橋下游約15km。大橋北岸通過約5000m的高架橋穿越杭州下沙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該橋由浙江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設計,于1999年12月30日開工,2002年12月通車。
主要技術標準
下沙大橋全長7920m,為六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計算行車速度120km/h,橋梁寬度34.5m,車輛荷載是汽車—超20級,掛車—120。船舶撞擊荷載:順橋向撞擊力為1500kN,橫橋向撞擊力為3000kN,地震基本烈度Ⅵ度,設三個主通航孔,通航凈高24m,凈寬80m。
主橋結構
主橋全長950m,采用127+3×232+127m的預應力混凝土剛構連續(xù)梁組合體系,即中間兩個主墩采用墩梁固結,另兩個主墩采用放置支座的鉸結形式。箱梁采用左右兩幅分幅設計。
主橋主墩為雙薄壁墩身,與箱底同寬8m。固結墩單肢寬3m,壁厚為50~100cm;鉸結墩單肢寬4m,壁厚也為50~100cm。邊墩為空心墻式墩身,寬3m,壁厚為60~100cm。采用大塊翻模施工。
在邊墩頂,每幅橋每端上下游各設置一個GPZ6000SX和GPZ6000DX盆式橡膠支座;在兩個鉸結主墩頂,每幅橋上下游各設兩個GPZ60000SX和GPZ60000DX盆式橡膠支座。
主要技術和創(chuàng)新點
(1)下沙大橋主橋采用了127+3×232+127m的預應力混凝土剛構連續(xù)梁組合體系,較好地適應了橋位處主河槽有一定的擺幅,游蕩范圍約700~800m,及需設三個通航孔的要求。
(2)橋位處錢塘江涌潮強度最大的區(qū)段,為了減少涌潮壓力,將原來的一個橋墩大承臺分成了兩個小承臺,使雙壁鋼圍堰的浮運、定位、下沉難度減小。
(3)設計采用主墩樁基礎的深度(鉆孔平臺以下)達115m,為當時國內最深基礎。
(4)針對百年一遇洪水主橋主墩的沖刷(含一般沖刷和局部沖刷)達30多m,將主墩基礎部分設計成上直徑2.3m、下直徑2.0m的變截面鉆孔灌注樁,既滿足了受力要求,又節(jié)省了工程造價。
(5)下沙大橋主橋的60MN大噸位抗震盆式橡膠支座為國內首次采用,噸位居當時國內第二。在箱梁合龍段內采用聚丙烯纖維新材料,有效地減少了混凝土的收縮裂縫。
(6)施工控制顯成效,中跨合龍時,兩側橋面標高只差3mm,軸線偏差只差2mm。箱梁的應力與設計值吻合良好。
成績與榮譽
下沙大橋不僅是杭州繞城東線的控制工程,也是整個繞城公路建設中技術難度最大的單體工程,是溝通滬杭甬、杭金衢、杭寧等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樞紐。
該橋于2003年9月以質量綜合和建設管理評分兩個全省第一的優(yōu)良成績通過竣工驗收,并被授予浙江省“錢江杯”優(yōu)質工程。
2005年1月,杭州下沙大橋工程正式拿到了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的獎牌。這是浙江省交通建設歷史上第一次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