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國內首例80米主跨連續(xù)梁智能造橋機“開工”
2024-05-20 來源:南通日報 

  在國內首例80米主跨連續(xù)梁智能造橋機的“加持”下,中鐵一局滬渝蓉高鐵南通特大橋跨青年東路連續(xù)梁首節(jié)段經5個小時連續(xù)澆筑,順利完成。這是該智能造橋技術首次在長三角地區(qū)運用,為推動重大交通項目施工機械設備智能化、自動化迭代升級注入新動能。

  施工現場,兩邊是川流不息的青年東路,空中是不間斷澆筑的混凝土……由中鐵一局項目部與中鐵五院聯合研發(fā)的ZQ80型智能造橋機正在狹小的場地有條不紊作業(yè)。造橋機呈半“倒U”形結構,從遠處看,像一套大型裝甲包覆著橋體。而頂部作業(yè)平臺,可以進行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自動噴淋等多項工序。此外,機身周圍有安全通道,保障工人安全。

  滬渝蓉高鐵南通特大橋跨青年東路連續(xù)梁位于通州區(qū),由兩跨80米主跨及兩跨48米邊跨組成,“項目上跨青年東路,道路車流量大,工期壓力大、施工安全風險高。”中鐵一局滬渝蓉高鐵項目二分部現場技術負責人王釗說,跨青年路連續(xù)梁共包含11個節(jié)段,計劃于今年10月中旬實現合龍。

  與傳統(tǒng)施工方法相比,智能造橋機展現了其穩(wěn)定性、高效率、作業(yè)安全和智能控制的顯著優(yōu)勢。“每澆筑一個節(jié)段,造橋機可在電腦控制下向兩端滑移,直到橋體合龍。”現場技術主管潘明龍告訴記者,智能造橋機能夠實現一鍵自動走行、脫模和調模,工作效率提高約50%。此外,造橋機配備的臨邊防護、作業(yè)平臺、上下通道和兜底封閉等四大防護體系,讓造橋機“如履平地”,實現了“有作業(yè)即有平臺、有臨邊即有防護”,把對公共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自主研發(fā)的連續(xù)梁智能感知信息平臺,集成智能感知、工程信息可視化、智能霧化養(yǎng)護和視頻監(jiān)控等四大系統(tǒng),實現造橋機信息監(jiān)測、智能預警、智能控制三大功能,降低施工風險,保障生產安全。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東段線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9月底開工建設的滬渝蓉高鐵江蘇段,建成后將填補江蘇長江北岸地區(qū)高鐵空白。(彭軍君 孫芹科 孫濤)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