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宏倫)貴州省貴陽至黃平高速公路31日全線通車,標志著作為該段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的陽寶山特大橋建成通車,貴州“橋梁博物館”再添新“面孔”。
貴黃高速公路起于貴陽市南明區(qū),途經(jīng)烏當區(qū)、龍里縣、貴定縣、福泉市,終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黃平縣,終點與余凱高速相接,主線全長120.6千米。
貴黃高速公路全線包括橋梁80座,隧道(雙幅計)14座,橋隧比例超過40%。全線控制性工程包括“三橋四隧兩互通”,陽寶山特大橋位列其中。
陽寶山特大橋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貴定縣境內(nèi),大橋全長1112米,主跨650米,鋼桁梁寬36米,是一座六車道鋼桁梁懸索橋,同時也是中國山區(qū)最寬的鋼桁梁懸索橋。
據(jù)貴黃高速公路第六經(jīng)理部現(xiàn)場技術員牛望介紹,大橋主纜施工采用的“AS”法主纜架設工藝(Air Spinning Method,簡稱AS法)是中國內(nèi)地首次嘗試使用。
“大橋采用空中紡線法架設主纜,解決了山區(qū)場地狹小、道路運輸困難的難題,索股安裝精度達到三萬分之一,遠高于萬分之一的控制標準。”牛望告訴中新社記者,該工藝將有效解決運輸條件差的山區(qū)懸索橋和超大跨徑(2000米以上)懸索橋主纜施工難題。
貴黃高速公路通車后,貴陽至黃平車程從3小時30分鐘縮短至1小時20分鐘。貴黃高速公路將成為貴陽東出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最便捷的高速通道,這對改善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公路交通網(wǎng)絡結構,推動沿線資源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