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襟w記者 周可 通訊員 周軼群)1月2日,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北線盾構隧道第657環(huán)拼裝完畢,標志著“星盛號”盾構機成功穿越該工程最大風險源——編號為F85-1的淺覆土與破碎帶重合區(qū),距離湘江東岸大堤不到50米。該工程計劃在春節(jié)前實現(xiàn)單線貫通。
“星盛號”盾構機此次穿越段為破碎帶和淺覆土重合區(qū),長85米,地層埋深8.5米~12.2米,覆土更淺,斷面主要為破碎巖,呈碎裂結構,巖質較軟且軟硬不均。同時隧道存在5%的上坡,平面轉彎曲線半徑975米,且距離湘江東岸大堤不到50米。“盾構機在此次破碎帶和淺覆土重合區(qū)穿越過程中風險較大,容易出現(xiàn)江面冒頂冒漿、掌子面坍塌,甚至盾構機被困等風險,又因為離湘江東岸距離較近的原因,本次穿越的施工控制難度更大,風險也更高,也是全線最大風險源。”中鐵十四局集團湘雅路過江通道項目盾構經理周贊介紹。
為確保“星盛號”盾構機穿越成功,項目部高度重視該風險源穿越的準備工作,先后召開了10余次專項方案討論會、論證會,并在該地段采取江中注漿加固的預處理措施,在進入破碎帶前,對盾構機及其附屬設備進行了專項維保檢查、帶壓進倉換刀作業(yè),穿越過程中加強參數(shù)管理,保證壁后注漿質量,勻速掘進,盡量減小對地層的擾動。
“我們建立了負責人帶班制度,24小時輪班對穿越F85-1破碎帶進行風險管控,同時要求總承包單位盾構技術中心專家駐場盯控,項目組、監(jiān)理、監(jiān)測單位加強檢查和督促;并且在隧道內與江邊準備了充足的應急物資,配備望遠鏡與船只時刻對江面開展巡查。”城發(fā)集團湘雅路過江通道項目公司現(xiàn)場代表楊萬里介紹說。
施工期間剛好遇上長沙雨雪低溫天氣,參建各方通力合作、齊心協(xié)力下,先后克服了隧道內高溫潮濕、設備噪音、冰雪低溫渣土外運困難等情況,在確保人員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300多名施工人員倒班作業(yè),放棄周末及節(jié)假日,堅守崗位,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作為湖南省重點工程、長沙十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屆時將解決長沙中心城區(qū)過江交通瓶頸問題,極大地緩解銀盆嶺大橋和營盤路隧道過江壓力,實現(xiàn)聯(lián)線成網、內外通暢的目標,為城市生活更美好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