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凌晨1:55,由中建六局施工建設的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跳磴至江津段上跨渝貴高鐵橋梁轉體施工順利完成。
在各方緊密配合下,經過150分鐘爭分奪秒鏖戰(zhàn),順利完成軌道轉體施工。據(jù)專家測評,這項工程目前創(chuàng)下重慶市最小曲線半徑軌道轉體橋梁施工新紀錄。
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江跳段,上跨渝貴高鐵段位于重慶市主城區(qū),南臨華福大道出城主干道,右線東鄰渝貴高鐵、左線西鄰渝貴高鐵,北鄰110KV華跳南北線高壓線,南鄰110KV敖跳南北線高壓線,相當于“在葫蘆上演雜技”,施工場地狹小,施工難度巨大。
開展施工前,項目技術團隊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邀請成都鐵路局、相關各站段技術人員、重慶市相關專家對現(xiàn)場進行踏勘,對方案進行了反復完善及優(yōu)化,制定了精細的作業(yè)流程以及一系列完整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應急處理預案,提前進行了BIM推演、施工預演和試轉工作。
施工過程中,項目施工團隊齊心協(xié)力、攻堅克難,充分利用寶貴的高鐵運行“天窗期”,采用雙側橋梁同步轉體施工,從而確保轉體施工的質量管控,將現(xiàn)場距鐵路的距離拉開至8.8米左右,一舉解決涉鐵安全風險難題。
橋梁轉體配重與涉鐵施工距離較近,阻礙了轉體前的聲屏障安裝,且施工現(xiàn)場南端臨近城市主干道、跳磴街道、渝貴高鐵、南蔬鐵路將整個施工區(qū)域劃分成三個部分,施工人員只能在“山”字形的夾縫中“求生存”,面臨的挑戰(zhàn)可想而知,同時為了避免在高鐵橋上方進行二次施工,轉體前必須將上跨鐵路部門的橋面系如全封閉聲屏障、欄桿防拋網(wǎng)、涂裝等全部完成后再進行轉體。
此次轉體橋梁堪稱“盛裝演出”,施工難度系數(shù)大幅提升。項目技術團隊通過現(xiàn)場模擬,充分計算利用梁端掛籃的重量減少配重,精密部署采用150噸和220噸大型吊機的超強覆蓋范圍,順利完成比梁頂還高10米的全封閉聲屏障安裝,為橋梁順利轉體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此外,為順利完成左右幅雙線順時針同轉98度,項目團隊采用連續(xù)千斤頂牽引鋼絞線進行轉體施工,轉體速度控制為0.02rad/min,測量組對梁的軸線、高程控制進行精密控制,通過連續(xù)千斤頂點動1到20毫米,精確控制軸線偏差通過在轉盤下的4臺400噸千斤頂調整高程偏差,從而達到轉體精確控制。本次轉體施工的順利完成,為實現(xiàn)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葉爽報道
中建六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