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軌道交通發(fā)展有限公司組織召開了《常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guī)劃(2021-2026年) 交通一體化研究》的專家論證會。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研究成果總體思路正確,技術路線科學,方案基本合理,達到了軌道交通建設規(guī)劃階段交通一體化研究的目的與深度要求。
綜合各軌道站點的城市區(qū)位分析、片區(qū)發(fā)展定位、規(guī)劃用地情況等,根據站點的交通功能和服務對象,對各站點進行分類。
5號線:
起自西太湖科技城的攬月灣,終于鄭陸鎮(zhèn)東青,是一條穿越城市中心的斜向放射型線路。線路全長31.4km,均為地下線,設站25座,全線設1座車輛段和1座停車場。
具體站點為:攬月灣站、西太湖站、禾香路站、鳳苑路站、長虹路站、牛塘站、金雞西路站、皇糧浜站、永紅站、清潭路站、花園站、馬公橋站、西橫街站、西橫街站、萬福橋站、錦繡站、翠竹站、北環(huán)站、竹林站、東經120站、橫塘河東路、青龍站、大明北路站、東青站
6號線一期:
6號線一期工程起自沿江城際武進站,終于黃河路與建業(yè)路路口建業(yè)路站。線路全長34.0km,均為地下線,設站25座,全線設1座車輛段和1座停車場。
具體站點有:建業(yè)路站、薛家站、龍江路站、長江北路站、泰山路站、通江路站、新區(qū)公園站、恐龍園西站、恐龍園站、北塘河路站、東經120站、紫荊公園站、光風站、朝陽站、麗華站、賀北站、人民路站、廣電路站、湖塘紡織城站、延政東路站、天潤大道站、科教城東站、常武路站、沿江城際武進站
1號線北延:
起自一期工程終點森林公園站,出站后線路沿長江路向北走行,至新民路交叉口設終點站春江站。線路全長3.5km,均為地下線,設車站2座。
具體站點為:百丈站、春江站
1號線南延:
起自常州南站,出站后線路沿南湖路向西,于鳳棲路交叉口轉向北走行,過鏡湖路路口后接入一期工程南夏墅站,與一期工程貫通。線路全長3.2km,共設2座車站,1座高架站、1座地下站。
具體站點為:龍資路站、常州南站
2號線西延:
起自鄒區(qū)鎮(zhèn)鶴溪站,主要沿振中路——東方大道——棕櫚路——童子河西路——星港路走行,終至一期工程青楓公園。線路長約8.6km,均為地下線,設7座車站,設停車場1座。
具體站點為:玉龍路站、北港站、平陵大橋站、鄒區(qū)燈具城站、鄒區(qū)站、工業(yè)大道站、鶴溪站
2號線東延:
起自一期工程五一路站,主要沿東方大道——興東路——規(guī)劃戚橫路走行,終至滬寧城際鐵路戚墅堰站。線路長度約5.0km,均為高架線,設4座車站。
具體站點為:東方二路站、漕上路站、丁劍路站、戚墅堰站
為了讓地鐵更好地融入城市,結合對外交通、公共交通網絡、站點周邊換乘設施進行了一體化研究。
1、區(qū)域對外交通一體化研究
軌道二期線路途徑的城市各對外交通樞紐,對城市功能的高效發(fā)揮,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規(guī)劃系統研究了軌道交通線路與區(qū)域對外交通樞紐的接駁換乘關系,包括國鐵線路、都市圈鐵路、市郊鐵路等層次,通過規(guī)劃對接、設施預留、增補擴建等綜合方式,保障城市軌道交通與對外交通樞紐的高效接駁換乘關系。
2、公共交通網絡一體化研究
結合換乘客流預測,分析各軌道站點服務的縱深與腹地,對現狀沿線公交線路提出優(yōu)化調整方案,以保證城市公共交通與城市軌道交通良好的銜接換乘,最大化提升軌道交通有效覆蓋范圍,充分發(fā)揮軌道交通運能優(yōu)勢,支撐城市用地發(fā)展。
3、站點周邊換乘設施一體化研究
軌道站點周邊各換乘設施是軌道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實現一體化的基礎。主要的換乘設施包括行人集散空間、非機動車接駁換乘設施、小汽車接駁換乘設施、地面公交接駁??空炯皥稣?、出租車??空镜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