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故事 >

中國古代橋梁抗震傳奇
2019-07-29 來源:搜狐

查看原圖

  我國是世界上的多地震國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關于地震的記載。千百年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與地震災害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抗震經驗。在橋梁工程建筑上,做出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從古橋梁結構抗震的角度講,河北趙縣的趙州橋,福建泉州的安平橋、洛陽橋,則堪稱世界橋梁史上的創(chuàng)舉。

  01

  稱譽世界的河北趙州橋——古代大型敞肩石拱橋

  建于隋代(約公元605年)的趙州橋,距今1400多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zhàn)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fā)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里,仍然保持完好。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

  趙州橋的基礎牢固,一千多年來,兩邊橋基雖略有下沉,但一直保持受力均勻。其結構獨特,在橫跨洨河上的大拱洞兩旁各有兩個小拱洞,可減輕大拱體與橋基的負重,緩和水流對橋基的沖擊。除選取優(yōu)質巨型石材外,大拱和四個小拱采用二十八道獨立圓弧石圈縱向并列砌筑法;橫向各連接點則加鐵拉桿,使供體、拱石緊牢串成一體,既安全又非常壯觀。

  02

  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稱的泉州安平橋

  始建于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的福建泉州安平橋,橋長2公里以上,保持了八百年之久的全國橋梁長度“冠軍”。

  千百年來,它經歷了無數次強震、臺風、暴雨的沖擊。在經歷1604年泉州特大地震后,雖有修葺,仍基本維持原貌。其抗震能力之強,主要是橋基采用“枕木臥基法”,以沙為基底,枕木交叉相疊其上,再在枕木上建造橋墩。并利用潮汐的漲落規(guī)律,將330多座橋墩設計為長方形、半船形,及船形三種形式,區(qū)別不同部位采取形態(tài)各異的橋墩結構,以緩和海潮沖擊:半船形一端成尖狀,另一端為方形,設于較緩的港道地方;雙邊船形墩,兩端成尖狀,便于排水,設在水流較急而較寬的主要港道。

  03

  "海內第一橋"——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建在江海之交,水深流急,地質復雜。為解決潮狂水急的問題,造橋工匠創(chuàng)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即用大量石塊拋填江底,鋪成一條石基河床,然后在上面建起橋墩。

  為了鞏固橋基,勞動人民還在橋下養(yǎng)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于橋梁工程的先例。此外,包裹住石頭橋墩的牡蠣,在橋墩表面形成了保護層,既能防止洪水的直接沖擊,又能減少水污染對橋墩的腐蝕。”至今,我們仍可以從那些綴滿白色蠣房痕跡的橋墩石,窺探它當年的模樣。

  "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的應用,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建造大型石橋的基礎工程,使得建于1059年,歷經近千年風霜,即使在經歷1604年泉州特大地震后,洛陽橋至今仍原貌猶存。

  這些古橋梁工程年代久遠,經受多次強烈地震等自然災害仍基本完好,其抗震能力之強,建筑藝術之高超,令世人贊嘆!展示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更是研究現(xiàn)代建筑方針抗震的珍貴實物資料和災害史的見證。

相關圖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