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故鄉(xiāng)橋
2012-08-03 來源:中國橋梁網(wǎng)
談及家鄉(xiāng),必然少不了談起故鄉(xiāng)的橋。我的家鄉(xiāng)在蘇北的灌河南岸,是鹽城的北大門。那里有一座橋——灌河大橋,讓我至今都難以忘懷。
聽爸爸講,灌河大橋建成于1987年。通車典禮那天,來縣城看大橋的簡直是人山人海。灌河大橋,是一座有著13個橋孔的公路橋,204國道穿橋而過,向北直通連云港、青島,向南可達蘇南、上海。當時的灌河大橋是蘇北的第一大橋,“灌河大橋”四個龍飛鳳舞的金黃大字還是敬愛的張愛萍將軍題寫的呢。
我家離灌河大橋很近,晚飯后爸爸媽媽常攙著我的手去橋上散步,夏日的晚風習習吹來,驅散了一天的暑氣,愜意極了……記得,小時候每天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我站在橋邊,扶著欄桿,觀賞縣城的外景和灌河上的日出日落,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事。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灌河大橋陪伴著、也見證著家鄉(xiāng)的飛速發(fā)展。家鄉(xiāng)變富變美了,蒼老而穩(wěn)健的灌河大橋也不再寂寞,它有了新的伙伴:家鄉(xiāng)又添了兩座新橋。
前幾年縣城西邊的運河開通了,在雙園路的西端架起了雙園大橋。橋不算大,是座拱形橋,但位置很重要,橋西不遠就是縣第一中學,每天有幾千名學生從橋上經(jīng)過。雙園橋下的景色很美,有很長的沿河綠地長廊,有秀麗的運河閘公園,還有大片的樹木,爸爸說那是天然氧吧。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我們都會到橋下放風箏,手中捏著細線,讓心情隨風箏一起飛揚。爸爸說,風箏每年都要放的,會帶來一年的好心情與好運氣。雙園橋的北邊馬上要架新橋了,到那時橋上就不會太擁擠了。過不了多久,我的家也要從老城區(qū)搬到橋東不遠的新區(qū)了,我真的盼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未來家鄉(xiāng)最美的要數(shù)縣城東幾里遠的新灌河特大橋,這是鹽連高速公路的過河大橋,是最現(xiàn)代化的雙塔斜拉索橋。今年五一節(jié)爸爸曾帶我去施工現(xiàn)場參觀,雖然還沒建好,但大橋的矯健身姿已讓人大飽眼福了。我和爸爸數(shù)了大橋的鋼索,兩岸及橋東橋西都均勻對稱分布,一共104根,每根都有碗口粗,橋面就靠這些鋼索拉著,真是神奇極了。這座大橋年底就將通車,到時又要創(chuàng)蘇北之最了,我們響水人真是幸福!
爸爸說將來蘇北有灌河特大橋,蘇南有蘇通大橋、江陰大橋,蘇北、蘇南要一起騰飛了。
家鄉(xiāng)還有很多數(shù)不清的小橋,它們都很美。我愛可愛的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美麗的橋。
![](/statics/images/images2020/d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