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廣濟橋(汀子橋、湘子橋)(1170-1227年),在潮州市之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中國古代著名橋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只用小舟擺渡,時稱濟州橋。明朝重修,增建六墩,共24墩,稱廣濟橋。橋墩用花崗石塊砌成,在橋墩上建筑起形式各異,用途各別的24座樓臺亭閣,中段用18艘梭船聯(lián)成浮橋,能開能合,讓大船、木排通過。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開關(guān)活動式大石橋。
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將梭船拆除,改為直通大橋?,F(xiàn)在,潮州市政府已對廣濟橋進行全面修繕,恢復(fù)原先風貌,廣濟橋成為粵東旅游的一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