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鄉(xiāng)石橋的“前世今生”
2012-03-22 來源:紹興網
近日,一部關于紹興古橋的專著——《紹興文化遺產·石橋卷》由中華書局出版。該書記錄了很多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石橋的“前身今世”,讓人能更全面了解紹興古代石橋的保存現狀和突出價值。
紹興是國內保存古代石橋數量最多的地區(qū)之一。那么橋鄉(xiāng)紹興究竟有多少古橋?據《紹興文化遺產·石橋卷》記載,目前,紹興登錄的各類古橋共有703座,其中石橋701座。一些石橋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如題扇橋、光相橋。市區(qū)的一些歷史街區(qū),成為古石橋的聚集區(qū),如在八字橋街區(qū),南北500米長的河道上,竟然有紡車橋、東雙橋、八字橋、廣寧橋、龍華橋等五座橋被載入南宋《嘉泰會稽志》,這里宛如是一座古石橋的小型博物館。
紹興被譽為橋鄉(xiāng),除了橋的數量多,更重要的是橋的類型非常多,其建筑構造可以分為十一類,而且很多建筑構造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十分精美。如折邊拱橋、懸鏈線拱橋、府橋、拱梁組合橋,都體現了紹興高超的古橋建造技術。
其中,紹興不少石橋可以稱為是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例如國內現存最早的大型古代城市交通互通橋梁之一——八字橋,其作為中國名橋被收入《中國科學技術史·橋梁卷》;國內僅存的特長型石墩石梁橋——古纖道橋;七折邊古石拱橋群——廣寧橋、寶珠橋、迎恩橋、謝公橋、祥麟橋等;國內現存最早最長的??诠砰l橋——三江閘橋等,這些紹興古石橋的代表,填補了中國古代橋梁技術史上的空白,可謂是中國古橋的珍貴實例和世界古橋史上的技術標本。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古石橋價值的進一步認識和深化,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橋也在逐年增加。
在展現紹興古石橋發(fā)展脈絡的同時,《紹興文化遺產·石橋卷》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重點展示了211座具有紹興地域特色和文化價值的古石橋。本書由紹興市文物管理局組織編寫,紹興籍著名鄉(xiāng)賢、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先生為該書撰寫了序言。據悉,此書是紹興文化遺產叢書第一卷。下一步,我市還將陸續(xù)編撰《紹興文化遺產·遺址墓葬卷》等多部文化遺產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