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吳江垂虹亭
2011-11-08 來源:
宋·米芾

    斷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霜破柑。

    好作新詩繼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

 
    宋人錢公輔在《垂虹橋記》中形容垂虹橋“隱然長虹,往來安若復道。”《蘇州府志》載:“利往橋,俗呼長橋,又名垂虹橋”。該橋建于北宋慶歷八年(1048),橋上有一亭,平而方正,九脊飛檐,前后有拱門兩道通行人,匾曰“垂虹”故名。明代著名畫家沈周所繪的《垂虹暮色圖》和文嘉所作的《垂虹亭圖》,更是將垂虹景色描繪得美不勝收。垂虹橋在我國古代橋梁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曾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垂虹橋于 1967年5月2日夜晚坍塌,給吳江的文物史上留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目前它僅存東西兩端十數(shù)孔,其中外露不到三孔。

    垂虹橋所跨的吳淞江,風光綺麗,又盛產(chǎn)肉質(zhì)鮮美的鱸魚,故文人雅士常登橋游覽并留下很多詩文名篇。蘇舜欽稱“長橋跨空古未有”;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大書法家米芾途經(jīng)吳江時,則有“玉破鱸魚霜破柑,垂虹秋色滿江南”之名句。

    楊萬里對垂虹橋亦情有獨鐘,他曾經(jīng)“三年兩度過垂虹”,在橋上觀打魚、品鱸膾、試新茶。他厭倦勞形案牘、矯飾逢迎的官場生活。“江湖便是老生涯,佳處何妨且泊家”,《舟泊吳江》其中所反映的,正是他追求閑逸自在、回歸自然的心聲。因此,當他登上南州奇觀,面對如龍臥虹跨的康濟橋時,馬上就勾起對垂虹橋的眷戀之情!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