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雙曲拱橋的因地制宜性創(chuàng)新
2010-06-07 來源:中國橋梁網
1964 年江蘇省無錫縣建橋工程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繼承傳統(tǒng)的拱橋技術,創(chuàng)造了中國獨有的雙曲拱橋,并建造了第一座實驗橋——東拱橋。

  雙曲拱橋主拱圈的橫截面是由數(shù)個小拱組成,使主拱圈在縱向和橫向均呈曲線形,故稱“雙曲”拱橋。這樣做不僅減少了拱圈用料,還增大了主拱的截面慣性矩,更重要的是它的拱圈是由拱肋、拱波、拱板、橫隔板等小型構件預制裝配而成,施工安裝時“化整為零”,可以少用或不用拱架,減輕構件重量,只要將預制拱肋安裝好后,預制拱肋就變成預制拱波和現(xiàn)澆拱板的支架。因此,雙曲拱橋的施工速度很快,它為中國拱橋結構型式與安裝方法的發(fā)展提出了一個新思路,對于水網地區(qū)改渡為橋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裝備條件差的小城鎮(zhèn)和廣大農村,它曾一度風靡。其中全長1532 米由8 孔跨徑76 米和9 孔跨徑50 米雙曲拱組成的湖南省長沙湘江大橋,是修建最成功的雙曲拱橋;主跨150 米的河南省前河大橋,是中國最大跨徑的雙曲拱橋。但將拱圈“化整為零”難免會帶來在承重上起關鍵作用的拱圈整體性差并容易開裂的缺點,特別是隨著橋梁荷載的增加,雙曲拱橋的病害愈顯突出,所以20世紀90年代后,已基本不再被采用。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