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高原復雜環(huán)境高性能橋梁鋼板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推進研討會在南鋼召開,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中冶建筑研究總院首席專家、中冶檢測副總工馬德志,南鋼副總裁譙明亮出席研討會。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傅彥青主持會議。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張迪,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李昭東,工程師高博,東北大學教授高秀華、杜林秀,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張清華,中建鋼構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田開培,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廣瑞,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軍平等專家參加研討。
為滿足高原地區(qū)高性能長壽命橋梁鋼板的應用需求,中冶建筑研究總院牽頭多家單位,針對適用于高原復雜環(huán)境的耐候橋梁鋼板、不銹鋼復合耐候橋梁鋼板制造及應用的關鍵問題,以焊接技術為紐帶,緊密連接前端鋼種研發(fā)制備與終端工程應用示范,著力完善高性能橋梁鋼應用技術體系,重點發(fā)展以適用于高原復雜環(huán)境的高強韌易焊接耐候橋梁鋼板、高結合強度不銹鋼復合耐候橋梁鋼板的制備、焊接工程、構件/節(jié)點設計、工程應用等技術體系,力爭打通高原復雜服役環(huán)境高性能長壽命橋梁鋼板應用途徑,積極推動我國交通強國和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
該項目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3個一級學科,多學科交叉融合,執(zhí)行期3年,共設5個課題,由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牽頭,聯(lián)合鋼鐵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東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建鋼構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鋼不銹(000825)鋼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高新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9家單位共同執(zhí)行。
會上,中冶建筑研究總院介紹了“十四五”橋梁鋼項目的實施要求、時間節(jié)點等。
南鋼新材料研究院介紹了《南鋼高性能橋梁鋼》。
課題1-課題5項目專家進行了匯報,南鋼相關部門與專家們做了交流研討。
譙明亮指出,近年來,南鋼經歷了裝備大型化和現代化的改造,尤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已實現遠程集中控制,為傳統(tǒng)鋼鐵制造插上了數字化翅膀。此外,南鋼始終致力于高端產品的研發(fā),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家各大重點工程。南鋼生產的橋梁鋼成為市場高鐵橋梁、跨江跨海橋梁的主力鋼板材料供應商。他表示,南鋼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十四五”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中,此次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南鋼將整合現有資源,全力以赴配合各項目參建單位做好項目課題。同時希望通過該項目,探索更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的合作可能。
馬德志表示,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高原建橋,基于強鋼。本項目的實施與完成,特別是其制備及焊接、設計建造等工程應用的全套關鍵技術和應用體系,將形成首批長壽命高性能耐候鋼橋建設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壽命高性能耐候鋼橋設計、建造和運維標準體系,服務于高原復雜服役環(huán)境高性能長壽命橋梁鋼結構重大工程需求,為我國鋼橋領域技術發(fā)展完善與高原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更強動力。今天與南鋼諸位專家的討論非常充分,也增強了信心。中冶建筑研究總院將與南鋼協(xié)同創(chuàng)新,共同為交通強國和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項目專家一行還參觀了南鋼智慧運營中心,寬厚板廠,理化室實驗檢測中心,新材料研究院焊接室、腐蝕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