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中國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主塔成功封頂
2020-09-16 來源:中新網(wǎng) 


  9月15日,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主塔成功封頂。曹譜攝

  (孫虹 占雨欣)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主塔15日成功封頂,大橋由此邁入上構施工階段,亦標志著福廈高鐵向2022年通車的目標又進一步。

  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簡稱“福廈高鐵”)北起福州,南至廈門和漳州,正線全長277.4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由中國交建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6標段為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路線起于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跨越泉州灣、途徑石獅市,進入晉江市,全長27.455公里。

  其中,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泉州灣跨海特大橋全長20.287公里,海上橋梁長8.96公里,跨越泉州灣的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面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這也是國內(nèi)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

  中交二航局新建福廈鐵路6標項目常務副經(jīng)理劉福星介紹,泉州灣跨海特大橋設南北兩座主塔,設計為曲線“H”形,高160.254米,相當于50多層樓高,單個主塔澆筑混凝土方量達11230.65立方米。

  劉福星告訴記者,泉州灣跨海特大橋主塔采用液壓爬模施工,共分為28個節(jié)段,為適應塔身曲線設計,爬模每上升一節(jié),都需要對模板尺寸進行調(diào)整,現(xiàn)場管理難度和質(zhì)量控制難度極大。

  為此,項目部積極采用智能化手段,通過應用BIM技術,構建索塔模型實體,精確控制每一節(jié)段的結構尺寸,有效指導現(xiàn)場施工;通過引入自動開合模系統(tǒng),加快模板改制速度,提高作業(yè)效率;通過引入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大大提升了現(xiàn)場安全管控力度。

  針對泉州灣海域為高鹽霧環(huán)境,項目部對鋼材耐腐蝕性能要求高的特點,將一種免涂裝的Ni系耐候鋼材料創(chuàng)新使用在鋼錨梁上,靠其表面氧化物銹層對鋼錨梁形成保護,實現(xiàn)其全壽命期長效防腐。

  福廈高鐵通車后,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xiàn)“一小時生活圈”。此外,作為京福高鐵的重要延伸,福廈高鐵建成后將使福建6個設區(qū)市實現(xiàn)“高鐵進京”,將有效解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鐵路“瓶頸”制約問題,促進福建快速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