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宣布禁止中國參與基建項目
伴隨著中印矛盾的激化,7月1日,印度宣布不再允許任何中國公司或與中國公司合資的企業(yè)參與該國道路建設項目。
對此,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部長加德卡里表示,該項政策已獲得批準,將在當前和未來的招標項目中嚴格執(zhí)行。也就是說,現(xiàn)下任何中資企業(yè)參與的競標項目,印度都將重新進行招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政策完全是針對中國實施的,其他國家企業(yè)可以參與,但是印度不會與中企進行任何接觸。其次,印度歡迎其他國家外企投資當地中小型企業(yè),并且成立合資公司以進行技術升級、研究等工作,但同樣,中國企業(yè)仍被拒絕在外。
目前,印度已經取消了某中企在德里至孟買的一段公路建設項目競標資格,另外一座橫跨橫河的大橋建造項目投標計劃也被取消。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項目向社會公開的取消原因是技術出現(xiàn)問題,但實際上與中企禁令難逃干系,該項目7個投標者中5個就是中國企業(yè)。
二、印度基建實力:42年建成,24小時坍塌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基建工程,這讓中國享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大量的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的建設,方便了國民出行的同時,也讓國內物流不斷加速,為國內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目前,中國已經是一個基建大國,道路、交通、電力以及通訊各方面基建建設都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中國的基建早已沖出國際,印度便是一個高度依賴中國基建的國家。對于印度來說,拒絕中國的道路基建被業(yè)內人士戲稱為“傷敵一千,自損十萬”。
印度基建的能力與享譽世界的中國基建差距極大,印度企業(yè)難挑基建大梁。無論是在工程技術能力方面還是設備、施工技術、管理經驗方面都不能實現(xiàn)完全自主。一直以來,印度的道路建設都是需要尋求外資企業(yè)的幫助或承包部分施工給外國企業(yè)。關于印度的基建能力有一句話:42年建成,24小時坍塌。
2019年9月,耗時42年、投資額達220億盧比建造的印度賈坎德邦大壩,在正式啟用不到24小時就崩塌,而坍塌的原因被證實是老鼠洞造成。
前段時間中印對持的時候,印度在72小時搶修了一個鋼橋,然后一輛重型卡車經過的時候,橋塌了
連拖車帶挖掘機一共不到30噸,居然能把這個鋼橋壓塌,中間還淹死了兩個人。這就是印度的基建能力。
三、外國公司在印度做基建是怎樣一種體驗?
印度自己的基建能力不行,現(xiàn)在又把中國基建排除在外,那么,其它國家在印度做基建能玩得轉嗎?
以在印度發(fā)展的比較好的日本為例,2014年,印度提出了建設七條高鐵線路的構想,當時中國也想去競爭印度的高鐵項目,做足了功課,甚至給出了2%-2.5%的低利率;但最后還是日本拔得頭籌,因為他們給印度貸了一筆還款期限50年,利率僅為0.1%的貸款,相當于白送,條件是列車之類的設備必須從日本公司購買。
孰料,項目剛開始,印度突然單方面把項目完工的期限從2023年調整到2022年,日本猝不及防,根本無法答應這種不負責任的半路更改計劃,日本指出即便是日本同等規(guī)模的高鐵-----東海道新干線建設,也需要四年半,而現(xiàn)在日本要在印度建造高鐵,所有的材料都必須從日本運輸到印度,在2022年之前完成簡直扯淡。
可是為何印度突然單方面修改了工期?須知項目建設時間是有嚴格的規(guī)定的,哪能說改就改?
原因是2022年正是印度獨立75周年的日子,莫迪的印度人民黨需要在這一年為自己的政績添光加彩。
當然這個問題很快就過去了,為什么?因為現(xiàn)在別說2022年,2023年也無法完工,首先遇到的就是征地問題。
高鐵是從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孟買就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非常不巧的是由于馬哈拉施特拉邦大選后烏達夫·撒克里上臺,而這個烏達夫·撒克里是濕婆神軍黨的人,濕婆神軍黨和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不對付,一直在攻擊印度高鐵項目,認為這是一個“白象項目”(大而無用的政府工程),在征地方面遲遲不見動靜。
因此印度高鐵現(xiàn)在除了搞搞培訓以外,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土建壓根沒有動,不但如此,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還宣布直接凍結項目一年,以后再審查這個項目。
日本也傻了,土地征不了咋辦?
這還不算,就在7月1日的時候,印度突發(fā)奇想,和日本商量是不是可以讓印度公司承擔一些“高價值的技術項目”,由于高鐵長達508公里,中間會經過很多橋,印度方面要求由印度公司建造其中的27座鋼橋。
印度國家高鐵有限公司的官員宣稱,已經向印度工業(yè)界評估了這個要求了,且對于印度國內工程師來說,印度可以架設鋼橋是“一項重大的能力的進步”,對于印度工程領域“將大有幫助”。
目前日本方面還沒有表態(tài)。
日本方面什么感覺,相信作為中國人一定會很了解。
現(xiàn)在印度要承建27座由高鐵經過的鋼橋,你是日本承建方,你會怎么想?
如果到時候真出事了,是日本背鍋,還是印度承建方背鍋?
除了日本,同樣在印度苦不堪言的,還有韓國,韓國浦項鋼鐵在印度建廠耗時12年卻最終放棄的遭遇讓人看了之后真是男默女淚。
有網友總結了一下相關報道的新聞標題:
2004年:韓國浦項千萬噸鋼廠選址 印度勢頭直逼中國
2005年:必和必拓撤出印度鋼鐵項目 韓國浦項單獨承攬
2006年:米塔爾面臨最大挑戰(zhàn) 進軍中印市場困難重重
2007年:浦項鋼鐵將于明年4月在印度籌建鋼鐵廠--印度官員
2008年:浦項制鐵印度鋼鐵廠項目可能進一步推遲動工
2009年:浦項對印度鋼廠充滿信心 明年有望動工興建
2010年:浦項制鐵在印鋼廠投資項目遭阻礙
2011年:浦項印度鋼廠征地面臨新阻礙西本新干線
印度奧里薩邦農民反對興建韓資鋼鐵項目
2012年:印度鋼鐵部將與奧里薩邦政府協(xié)商加快浦項鋼廠項目進程
2013年:浦項印度建廠喜憂參半-新聞頻道
2014年:印度政府介入浦項制鐵許可證審批
2015年:浦項制鐵印度奧里薩邦鋼廠項目前景堪憂 - 中國鋼鐵新聞網
浦項暫停印度奧里薩邦120億美元鋼廠項目 - 中國鋼鐵新聞網
故事的結局:
2016年:浦項和安賽樂米塔爾終將放棄印度建廠計劃
……
四、放棄中國力量,印度基建未來如何?
此前,印度明確的提出5年之內百萬億基建的偉大宏圖,但實際上,印度政府債臺高筑,印度的外債超過1.4萬億美元,光是利息就占了印度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印度根本無法拿出這么大一筆錢投資基建項目。
如今印度拒絕中國企業(yè)在當地投資建設道路,無疑是給自己偉大的基建計劃設下絆腳石。
7月4日,《印度經濟時報》發(fā)了一篇名為“意見:給中國點面子”的文章,卻被印度人痛罵“不愛國”。
現(xiàn)如今,印度政府借著高漲的民族情緒,先是叫停外商投資限制,又對中國商品連接設置額外障礙,無疑將逼著其包括道路建設在內的更多領域外資逃出印度,印度經濟前景,堪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