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瑞超為響應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號召,6月29日,由中鐵建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投資、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黃河三角洲跨徑最大雙塔雙索斜拉橋——東(營)(利)津黃河大橋工程開工建設。
9時許,記者來到東營市利津縣東津黃河大橋奠基現(xiàn)場,黃河畔微風和煦,周邊的村民早已搬著馬扎在此等候。“建好東津黃河大橋,我們出門更方便了。”利津縣小李莊村的扈先生和他的鄰居們一早趕來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目前附近居民跨越黃河只能通過利津黃河大橋和浮橋,經(jīng)常堵車,大貨車聚集時堵車更為嚴重。
東津黃河大橋為德州路西延暨東津黃河大橋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為雙塔雙索面鋼梁混凝土組合梁斜拉橋,長約1.7公里,最大跨徑420米,橋面寬34米,主塔采用人字形橋塔,橋塔高124米,約40層樓高。
中鐵十四局三公司項目現(xiàn)場負責人介紹,大橋建設面臨樁長、塔高、風大、汛期長、工期緊等不利因素。兩個主塔為人字形,中部塔柱傾斜角度約為75度,施工過程中塔柱最大懸臂達78米,需運用高效的施工監(jiān)控工藝,確保索塔施工精度。
德州路西延工程是東營市綜合交通規(guī)劃網(wǎng)中的一條東西走向的主要公路,東連東營機場、中心城區(qū)及墾利區(qū),西至利津縣、接東呂高速公路,可實現(xiàn)東營市區(qū)與利津縣城、東呂高速的快速連接,對完善提升區(qū)域交通路網(wǎng)、推動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路線起點位于省道S507東利路與德州路延伸段交叉口,向西沿途經(jīng)過墾利區(qū)東王村、史王村、鄭王村以南,在勝利社區(qū)以北跨黃河,在利津側接地后穿大、小李莊村之間與省道S315孤陽路平交,再向西與規(guī)劃省道S315孤陽路繞城線銜接,終點位于榮烏高速連接線交叉口。
新建項目全長14.626公里,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6億,主跨420米跨越黃河主河槽,雙向六車道,橋面寬34米,引橋橋面寬31.5米。接線采用雙向四車道,路面寬25.5米。工期36個月。
中鐵建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抽調精兵強將,配齊配強生產(chǎn)要素,全方位優(yōu)化工程方案,精益求精確保工程質量穩(wěn)定可靠。
中鐵十四局具有豐富的橋梁施工經(jīng)驗,建成高架橋、特大橋、大型立交橋150余座,兩跨膠州灣,七跨黃河,掌握了開啟橋、高寒橋、跨海橋、頂推橋等各種復雜水文環(huán)境下的橋梁核心技術。他們施工的東營黃河公路大橋獲魯班獎,黃大鐵路黃河特大橋施工中研究的《大跨度平行弦連續(xù)鋼桁梁全懸臂多點同步頂推施工關鍵技術》科技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