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郭振亮 6月12日,經(jīng)過近500名工人連續(xù)60個小時的奮戰(zhàn),由八號線公司統(tǒng)籌、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負責施工的青島地鐵8號線機電安裝項目成功將3000余根加厚、非常規(guī),直徑為250mm,單根重量約562斤的排水管和直徑為150mm,單根重量約200斤的消防管,運入到國內(nèi)最長地鐵過海隧道——青島地鐵8號線海底隧道,為后面過海隧道實現(xiàn)電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島地鐵8號線是連接膠州北站、膠東國際機場、濟青高鐵紅島站和青島北站的重要紐帶工程。其中大洋站至青島北站區(qū)間穿越膠州灣海域,約5.4公里,是目前國內(nèi)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此次百萬斤海底隧道排水管吊裝運輸,對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青島地鐵8號線機電安裝項目來說,絕對是一個難題和挑戰(zhàn)。
排水管吊裝運輸,到底難在哪?我們可以用三個“特別”來形容。
時間特別緊張
青島地鐵8號線項目采用的是倒排工期,確定了北段年底開通運營,時間異常緊張。為確保8號線工程整體進度,按7月初完成電通的要求,必須在三天內(nèi)將海底隧道左右線的排水管和消防管擺放到位,能否成功抓住連續(xù)60個小時的軌行區(qū)作業(yè)點,是機電安裝成功或失敗的關鍵點。
風險壓力特別大
海底隧道排水管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抗壓等特點,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重。最輕的200斤左右,最重的接近600斤。裝和卸的安全壓力可想而知,吊裝到軌道車上的排水管如何固定,以及固定后如何一根根安全放到指定位置,這都是一個個風險點。
施工組織特別難
全線有著數(shù)十家參建單位同時相互交叉作業(yè),配合難度極大。此次的海底隧道運輸方案反復推演研討,經(jīng)過多次測試并調(diào)整方案歷時2個月才敲定,為了安全運輸貨物,八號線公司、中鐵四局將施工組織做到了極致。
2020年春節(jié)后,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青島市地鐵八號線有限公司、中國中鐵青島市地鐵8號線項目總部和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青島地鐵8號線項目部人員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精心組織、合理策劃,疫情防控到位,確保了第一時間復工復產(chǎn)。目前,青島地鐵8號線機電項目已完成最大材料運輸工作,全體建設者正鉚足干勁,擼起袖子為7月上旬完成電通節(jié)點全力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