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海灣隧道項目設立院士工作室
2018-12-12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汕頭12月11日電(記者 李怡青)廣東汕頭海灣隧道項目11日設立院士工作室,借智院士團隊,為汕頭海灣隧道施工提供一流技術支持。
記者采訪了解到,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隧道截至目前已建成近300米的主體結構,每天仍不斷從南岸往北岸繼續(xù)延伸。
據(jù)介紹,汕頭海灣隧道工程具有“大、高、硬、淺、險”等特點。其采用的泥水盾構機直徑達15.03米屬于超大直徑;所處于高地震烈度區(qū);巖石的強度高;盾構機上方覆蓋層沒有達到通常要求的盾構機直徑一倍以上;而且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尤其是海灣隧道處于軟硬不均地層。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說,這個工程雖然隧道長度不是很長,但是由于它地震烈度高,直徑比較大、土層比較復雜,所以這個工程可以叫做中國國內甚至世界上一個超級工程。希望把產(chǎn)學研相結合,有理論研究、有實驗研究、有工程實踐,共同努力形成一個在高烈度地區(qū)隧道建造體系,這對國家未來隧道建設、對世界隧道建設將起一個示范作用。
汕頭海灣隧道是貫通汕頭內海灣南北兩岸的過海通道,全長約6.68公里。施工方稱,目前汕頭海灣隧道工程節(jié)節(jié)推進,掘進的東線盾構施工近期已成功穿過風險高、難度大的圍堰段孤石群區(qū),進入海底區(qū)域施工,推進速度明顯提升,部分隧道雛形已經(jīng)形成,預計2020年初東線隧道將實現(xiàn)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