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海拔最高車站“藏橋下”
2017-09-26 
        西成高鐵是我國第一個穿越秦嶺的高速鐵路,穿越多個地形地貌,還有動物保護區(qū),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華商報記者歷時4天,行程1200多公里——

        揭秘西成高鐵

        西成高鐵是我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鐵,從鄠邑站開始爬坡,穿越秦嶺隧道群,到達新場街站后,開始下坡。

        在大秦嶺隧道和菜子坪一號隧道之間,有一座菜子坪特大橋,高鐵通過的時間只有十幾秒。但你不知道的是,在20多米高的大橋下,是西成高鐵海拔最高的一座高鐵車站,這個山區(qū)高鐵小站不辦理客運業(yè)務,卻有六人值守,是一個越行站。

        “小將”領“老兵”

        保障高鐵運行安全

        9月21日,華商報記者從佛坪出發(fā),沿著京昆高速行駛,在皇冠出口下高速,再沿著京昆高速橋下的山路開一個多小時,途經完全沒有手機信號的山區(qū),蜿蜒而上,將近三個小時才到達一個山谷。抬眼望去,在高空中的大橋便是連接兩個隧道的菜子坪特大橋。這里路只有4米寬,遇到會車的時候,必須先倒車到寬一點的路面上才能通過。

        站房就建在橋下,因為不辦理客運業(yè)務,上站臺需要走一條幾百米的便道。為了應急方便,站臺兩側正在加裝鋼板做成的樓梯,有六層樓高。

        從5月起,站長張華權和值班站長田鵬就來到了這個秦嶺深處的高鐵站,出行得靠一天一趟的大巴車,沒有食堂,工人還是支個鍋做飯。到6月份,又來了4個值班員,終于湊齊了這個6人小站。

        6個人中,60后、70后、80后、90后都有——站長張華權是80后,值班站長田鵬是90后,值班員白志崗51歲,是60后,年紀最大。兩個“小將”領著四個值班員“老兵”。

        近日,西成高鐵線路上每天都有十幾趟試驗車通過。值班員白志崗和趙偉紅在行車室中緊盯著眼前的屏幕做好工作記錄,最近幾個月,每天的工作大抵如此。

        作為越行站(注:先到的列車在車站停車,等待后一輛同方向的列車通過本站或到達本站停車后再開,叫做越行。主要辦理同方向列車越行業(yè)務的火車站叫越行站),不會有乘客上下車,那么新場街站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值班站長田鵬說,鄠邑站到佛坪站線路有一百多公里,穿越秦嶺山區(qū)在此設站,剛好在鄠邑站到佛坪站中間,主要是為保障高鐵運行安全。

        值班員回漢中探親

        路上需要一天半

        據了解,站長張華權剛剛領了結婚證,還沒有時間辦婚禮,而值班站長田鵬還沒有時間回去和女朋友領證——來到新場街站的這幾個月,因為交通不便,站上6個人回家得輪流進行。而回家的路,并不好走——家在寶雞的白志崗,早上7點等待一天一趟的大巴車出大山,再坐寧陜到西安的大巴,之后趕往西安北站坐動車回家。到寶雞家里已經是晚上九點。家在漢中的趙偉紅,早上坐大巴出了大山后到達寧陜,但寧陜到漢中次日才發(fā)車,還需要在寧陜住一晚,次日下午4點才能到家。

        為了方便小站上的工作人員,西成高鐵開通后,每天將有多趟車在新場街站停靠,到西安北和到漢中僅需幾十分鐘,大山深處的通勤將更加方便。

        不過,在離開這個秦嶺大山深處的6人小站時,田鵬說,其實站房外還是預留了候車室的位置,也許將來有一天會有旅客從這里下車,說到這里,他眼中充滿了期待。華商報記者雷婧攝影張杰

        保護朱鹮

        裝近16公里防護網

        秦嶺中有著多種珍稀的野生動物,因此,穿越秦嶺的西成高鐵將與秦嶺四寶大熊貓、朱鹮、羚牛、金絲猴邂逅,如何在建設、運營過程中保護它們?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陜西省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負責西成高鐵沿線動物保護項目,并針對大熊貓和朱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予以保護。

        保護熊貓

        在交流通道處建隧道

        9月25日,剛從西藏回到西安的陜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告訴華商報記者,西成高鐵要經過陜西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陜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菜子坪大熊貓走廊帶等多個生態(tài)敏感區(qū)。2009年,西成高鐵開始做環(huán)評時,吳曉民團隊受陜西省科學院、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分別委托,開始研究西成高鐵沿線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據了解,吳曉民研究藏羚羊十余年,曾經承擔“青藏鐵路野生動物通道監(jiān)測、評估”課題,建設的青藏鐵路野生動物通道保障了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遷徙和繁衍。

        其中,對獸類采用調整線路,增加隧道和橋梁的方式,減少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寧陜縣新場鎮(zhèn)菜子坪地區(qū)是兩個不同種群大熊貓的交流通道,大熊貓極有可能從此遷徙而過。吳曉民表示,“這個地段選擇隧道這種建設形式,就是為了保護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在保證工程建設安全可行的條件下將對動物及棲息地的影響降到最低?!睆?010年開始,吳曉民團隊在隧道兩側和高架橋上布設了數十臺紅外相機,全天候監(jiān)測當地的野生動物活動規(guī)律。結果讓人欣慰:周邊野生動物的活動頻率、數量在采取了多項環(huán)保措施后,并無明顯變化,高鐵建設對秦嶺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并無大的影響。

        試驗一年

        沒有朱鹮撞上防護網

        西成高鐵穿越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朱鹮一旦撞上高鐵,不但朱鹮會死亡,對高鐵安全也是極大的隱患。而在之前,高鐵建設對鳥類保護在國內屬于空白,為此,吳曉民團隊專門到歐洲考察國外高鐵建設如何保護鳥類,最終確定高鐵在此區(qū)域以高架橋的形式通過,下方設置寬大的橋洞,不僅是鳥類,其他動物也可以自由通過。

        現在,西成高鐵線路每天有十幾趟試驗動車組在線路上運行,列車快速駛過洋縣時,人們會發(fā)現,與其他區(qū)域高鐵線路不同的是,這里的高鐵線路兩邊還設置了鳥類保護網。這種鳥類保護網由細密的藍色金屬網構成,方便朱鹮識別,也防止朱鹮受傷,即使誤撞也不至于被卡住,能輕松掙脫。

        吳曉民介紹說,當時還做了兩個試驗段,依據朱鹮生活習性和體型,確定兩種類型四種網子的保護網。其中考慮到很多技術參數,如顏色、網格大孝鐵絲粗細、彈性等。并用人工和紅外相機等方式監(jiān)控,進行效果對比。在聯(lián)調聯(lián)試前,在朱鹮活動沿線安裝了近16公里的鳥類防護網,一年試驗期間,沒有發(fā)生過一例朱鹮撞上防護網的現象。

        吳曉民說,“西成高鐵通車后,還將進行3-5年的全線持續(xù)監(jiān)測。國外的鳥類保護區(qū)沒有中國保護區(qū)范圍大,高鐵里程也沒有中國長,所以西成高鐵對鳥類保護在世界都屬于一流水平,真正是一條非常重視環(huán)保、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綠色高鐵’?!比A商報記者雷婧

        文章關鍵詞:高鐵西成朱鹮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