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十二五”期間打造大交通格局廈門交通固定資產(chǎn)投資是“十一五”的1.4倍
2017-05-22 
        (原標題:“十二五”期間打造大交通格局廈門交通固定資產(chǎn)投資是“十一五”的1.4倍)

        回家的路,步履匆匆。5年前,從公司到家里,從廈門到深圳,陳帥的回家路,沒那么“順”。

        臺海網(wǎng)5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崔曉旭/文吳曉平/圖通訊員郭曉晨)下班回家,村路狹窄,車子開不進去,下了公交,還得走將近一公里;過年回家,要披星戴月,又舟車勞頓,火車“哐叱哐叱”得熬13個小時。

        5年后,公交直達陳帥家門口,動車也開進了他家鄉(xiāng)。

        這5年,廈門交通四通八達,成果喜人:“十二五”期間,廈門交通砥礪奮進,固定資產(chǎn)投資1082億元,是“十一五”的1.4倍,形成以鐵路、高速國省干線、快速路為主骨架,海港、空港、陸港為主樞紐,多種運輸方式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大交通格局,為實現(xiàn)交通運輸現(xiàn)代化、推進廈門跨島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矗

        回家路社區(qū)公交,開到家門口

        陳帥租住在城中村,在鐘宅。

        2014年9月1日,對他來說,是個分界點。

        在這一天之前,每天下班,陳帥下了公交車,還得走800多米。碰上下雨天,走回家一腳泥濘。

        但從這一天后,陳帥可以公交直達“家門口”了。禾山街道開通了第二條社區(qū)公交433線路,從枋湖發(fā)展中心到縣后公交場站,途經(jīng)圍里、坂尚、嶺下、禾緣、鐘宅5個社區(qū),讓他和周圍的鄰居們解決了“最后一公里”出行。

        最后一公里,意味著什么?可以是摩托車亂竄,老百姓腳步匆忙,但也可以是舒適的兩站公交路。

        “十二五”期間,廈門在全省率先開通社區(qū)公交,積極推進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具備通車條件的建制村100%實現(xiàn)“村村通公交”。用公交車輪來替代摩托車輪、匆匆腳步,成為廈門破解交通難題的思路。

        更方便市民出行的,是建設(shè)軌道交通主干網(wǎng)。地鐵1號線加快建設(shè),將于2017年底建成開通運營;2、3、4號線加快推進,建成后將形成城市快速通勤系統(tǒng),引領(lǐng)廈門邁入軌道交通時代。

        回鄉(xiāng)路高鐵直達,回鄉(xiāng)更便捷

        陳帥的老家,在深圳。

        沒有直達火車的年代,從廈門坐火車去深圳,先要坐廈門—廣州東的普通列車,全程需行駛13小時32分鐘,然后再從廣州東前往深圳。速度再快,前后一倒騰,也需要十五六個小時。如果從廈門坐大巴到深圳,車程大概需要8個小時。

        2013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開通,讓陳帥的回鄉(xiāng)路更便捷了。

        廈深鐵路建成通車后,陳帥搭動車從廈門到深圳,只要3小時40多分鐘,大大地縮短了交通時間。

        不僅僅是廈深鐵路,過去這五年,廈門一批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建設(shè)都獲得重大推進,先后建成廈漳跨海大橋、廈深鐵路、廈成高速廈門段、廈安高速羅溪連接線、集美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翔安南路二期工程、馬青路高架改造工程等項目。

        與此同時,廈門站改擴建工程南站房及南廣場工程建成投用,大大改善旅客乘車環(huán)境。

        此外,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主體工程獲得國家交通運輸部批復,正式動工建設(shè),新、改建農(nóng)村公路200公里,城市路網(wǎng)結(jié)構(gòu)日趨完善,廈門市現(xiàn)代綜合交通系統(tǒng)已初步成型。

        (原標題:“十二五”期間打造大交通格局廈門交通固定資產(chǎn)投資是“十一五”的1.4倍)

        本文來源:臺海網(wǎng)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