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建將建成全世界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
2016-07-06
5月底,在距蒙古國邊境60公里的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驅(qū)車行駛在即將完工的京新臨白三標高速路上,東邊的四分部驕陽似火,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西邊的九分部下著冰雹,十分部卻迎來了夏日大雪,施工人員穿著軍綠棉大衣,依然凍得瑟瑟發(fā)抖。
這條高速公路穿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建成后將成為全世界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連接北京和新疆烏魯木齊,貫通后將使北京與新疆之間的交通距離縮短1000多公里。臨白段路線起于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經(jīng)青山、額濟納旗,止于白疙瘩,路線全長約930公里,由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建筑三家央企承建,中國交建所承擔的三標是全線最艱苦的標段,要穿越170公里無人區(qū)。一公局、二公局、三公局、四公局、一航局、二航局、中交路建等7家單位共萬余人組成了這支筑路大軍。
額濟納曾是漢、唐、西夏和元朝重鎮(zhèn),沉淀著古絲綢之路的滄桑記憶。在額濟納,詩人王維寫出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名句;在額濟納,世界僅存的三大胡楊林之一,生機盎然;在額濟納,坐落著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神舟”號飛船均在這里發(fā)射升空。
額濟納是探險者和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天堂”,然而,這里又被稱為“天堂和地獄距離最近的地方”。
劉永明是中交京新臨白高速公路三標項目總經(jīng)理、中交路建副總經(jīng)理。第一天來到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時,這位工作已有30余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的工程人也不由得心里發(fā)怵,“這是我經(jīng)歷過的自然環(huán)境最惡劣的一個項目,很多地方寸草不生,幾乎是生命禁區(qū)”。
“這里一年有60%以上時間是風沙天氣。”劉永明說。高達10級的大風裹挾著巴丹吉林沙漠的黃沙,塵土飛揚,茫茫戈壁灘的碎石也被席卷著往筑路人的身上和施工車輛上砸去。測量員穿著軍大衣,帶著黑色的脖套、口套,包裹得嚴嚴實實,只有眼睛露在外面。三分部爨超利調(diào)侃說:“出去的時候都是帥小伙,回來個個像是從戰(zhàn)場逃出來的。”
來自湖南的項目財務(wù)副總監(jiān)熊輝說:“氣候太干旱,剛來時幾乎天天流鼻血,流了一年。”
碧空如洗,放眼望去,金黃色的是沙漠,最高的沙丘能有100多米高,連綿起伏的沙丘變換著形狀,隨著大風挪動腳步緩緩遷移;黑黃色的戈壁上,稀稀落落分布著低矮的梭梭和駱駝刺,這是貧瘠土地上僅有的綠色,即使只有幾株梭梭的土地,也會被牧民稱作“草場”甚至“林場”;延綿不絕的黑色山巒,在曠野中顯得尤為沉寂,山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塊石,沒有任何綠色,地表凹凸不平,“我們就像在月球表面施工”,項目副總經(jīng)理李林育說。
“額濟納旗在行政區(qū)劃上只相當于一個縣城,但它的面積卻比江蘇省還要大。”劉永明說,“我們首尾相連的10個分部,都沒有走出額濟納旗的領(lǐng)域。”10萬平方公里的江蘇省人口近8000萬,而11萬平方公里的額濟納旗卻只居住了3.2萬人口,其中大多聚集在縣城里,少數(shù)分散在遼闊的戈壁沙漠上,經(jīng)常是方圓百里見不到一戶人家。
事實上,在大漠里,別說人家,連動物都很少見。與施工人員常伴的,是尋找食物的駱駝。瘦骨嶙峋的駱駝,在荒蕪的戈壁上踽踽獨行,見到這些施工的“不速之客”,往往并不害怕,而是好奇地睜大眼睛,愣愣地看著建設(shè)者,似乎在納悶,這些人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有說法認為,西漢蘇武牧羊的地點就在額濟納旗的居延海附近。“蘇武牧羊北海邊,雪地又冰天,羈留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野幕夜孤眠……”古曲中蘇武的處境幾乎是施工人員前期進場的真實寫照。
2015年初,劉永明帶著項目團隊來到現(xiàn)場時,最低氣溫是零下三十攝氏度?;臎龅拇竽?,峰雷山、黑鷹山、白疙瘩是傳言中的三個地標,當?shù)厝硕悸犨^,卻無人愿意前往。牧民勸阻說,大漠深處是無人區(qū),太危險。然而,找不到地標和導(dǎo)線點,高速路就無從修起。
測量員包特門白乙拉和同事一起,三四人一組,每天一大早出門背著儀器去勘測,一座沙丘接一座沙丘地測數(shù)據(jù)??诳蕰r,發(fā)現(xiàn)身上帶的礦泉水瓶早已凍成冰塊,只好用斧頭把瓶子砸斷,嚼冰塊解渴;餓了,發(fā)現(xiàn)所帶的火腿腸也早已結(jié)冰,輕輕一掰,脆生生斷成兩截。
額濟納的日落比較晚,常常是晚上八九點依然天色大亮,然而,不到5分鐘,太陽突然墜到地平線以下,沒有黃昏的過渡,頓時從白晝變成黑夜。
有一次,幾位測量員勘測數(shù)據(jù)時忘了時間,天色驟變,黑夜中在大漠迷失了方向。手機沒有信號,也無法與項目部聯(lián)系請求救援。
“迷路時非常害怕,聽說沙漠里有野狼和狐貍出沒”,包特門白乙拉說。
迷路的測量員們要么自己看天象定位,要么通過儀器找方向,還有一隊測量員在寒冷的深夜實在無法找到回去的路,只好采用最原始的辦法。他們找來了一些枯樹枝,搭在一起,點燃樹枝,升起了狼煙。黑暗中的火光和狼煙吸引了前來尋找的項目部同事,這才順利歸隊。
九分部副經(jīng)理管俊立和同事到達黑鷹山鎮(zhèn)時,已是深夜。本以為找到了一個小鎮(zhèn)可以投靠,去了才發(fā)現(xiàn),所謂的小鎮(zhèn)只有兩棟小樓和兩個人。一人看守政府辦公樓,一人看守空蕩蕩的醫(yī)療所。在管俊立的極力請求下,醫(yī)療所看守人同意讓他們進屋過夜。在那間沒有任何取暖設(shè)備的小屋里,管俊立和同事們裹著軍大衣硬生生坐了一晚。“不敢睡,怕睡著就醒不過來了”,管俊立說。
項目部宿舍搭建好之前,建設(shè)者們只能在各自的駐地搭帳篷居祝深夜狂風大作,帳篷一吹就跑,根本就撐不祝后來他們在摸索中找到了訣竅:在戈壁上挖了幾米深的大坑,把帳篷扎在大坑里,相當于人造了一個“避風港”,這才有一個相對溫暖的“小家”。
沒有水,沒有電,沒有通信,沒有路,沒有人煙……這片戈壁灘幾乎與人類所有現(xiàn)代文明絕緣。勉強生存下來已是難事,施工更是難上加難。項目部實施“分水制”,一盆洗臉水幾個人輪流用,“最困難時,全員兩個月沒有洗澡。”十分部陶永華說。
七分部請酒泉第四地質(zhì)勘察院在標段全線勘察水源,結(jié)果卻令人絕望。“10多口井,打到100多米深,卻發(fā)現(xiàn)幾乎都是枯井。唯一能出水的井,水量很少,并且比海水都咸,根本沒法用。”張志光說。無奈之下,搜索范圍擴大。
在距項目五六十公里外的一個礦山里,建設(shè)者打著礦燈,戴著防毒面具,下到300米深的巷道里,終于尋找到了水源。“黑乎乎的,一開始誰都不敢往地下走,但不下去就沒水用”,張志光回憶說。
十分部的找水經(jīng)歷更為艱辛,該分部地處荒漠最深處,300公里開外的額濟納旗和嘉峪關(guān)是距離駐地最近的城市。最近的水源,在距離駐地75公里遠的馬鬃山上。因為沒有路,為了方便運輸水,十分部專門修建了便道。往返150多公里的路程,拉水一個來回需要10余個小時。水車早晨六點出發(fā),下午六點才能回到駐地。
與缺水一樣,沒有通訊信號嚴重影響項目的施工和員工的日常溝通。十分部30多公里的標段上,綜合部部長翟超爬遍了標段境內(nèi)的所有山丘。“在最高的山丘上,拼命搖手機,尋找微弱的通訊信號,接收一個2 M的文件需要30至40分鐘。”翟超說。幾個月下來,翟超和同事們腦海中形成了一幅“信號地圖”——哪個山丘信號好,哪個山丘偶爾有信號,他們一清二楚。
為了解決通訊難題,幾個分部各投資約40萬元,耗時數(shù)月,終于辦好了通訊審批手續(xù),在戈壁深處建立了通訊基站,初步解決了“失聯(lián)”問題,也逐漸有了無線網(wǎng)。然而,“一刮大風,網(wǎng)就不行了,要等風停信號才能恢復(fù)。”翟超說。
沒有電,只能自己發(fā)電。施工走到哪,發(fā)電機帶到哪。項目部全線投入大型發(fā)電機90余臺,施工現(xiàn)場小型發(fā)電機190余臺,解決用電難題。“一開始發(fā)的電不夠,我們晚上不舍得用,只能早早就睡覺了。”陶永華說。
沒有路,為運輸材料,358公里的主線,建設(shè)者修了500多公里的施工便道。茫茫戈壁中,當?shù)啬撩裼械牟叫?,有的騎著小毛驢,還有的騎小電驢,但經(jīng)常摔倒。便道修好后,牧民經(jīng)常來項目部詢問,施工完能否把便道留下,以后他們騎車就不會摔跟頭了。
沒有人,也就沒有配套的生產(chǎn)生活設(shè)施。就連最基本的蔬菜,建設(shè)者也很難吃上。九分部吃蔬菜,要去300公里外的額濟納旗去購買。“蔬菜比肉更精貴”,管俊立說。為了吃蔬菜,九分部挖了一個地下室當作“菜窖”,以延長蔬菜保鮮時間。
后來,有人在九分部門口開了家小賣部,這里成了方圓百公里唯一的一家商店,頓時聚集了人氣,成了戈壁中的“CBD”。
如今,廣漠的戈壁上“長出”了一條平整筆直的高速公路,主體工程完成超過85%。京新高速公路阿盟建管辦主任杜子義感慨地說:“簡直難以想象,去年我站在這里,眼前只有荒蕪的戈壁沙漠,現(xiàn)在高速公路一眼望不到邊。再大的困難,對你們中國交建來說,都不是困難!”
額濟納的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額濟納的駱駝一步一個腳印在沙漠行進,千里尋綠洲;額濟納的航天人員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了中國的“飛天夢”。
“我們不僅要有胡楊的堅忍不拔,駱駝的知難而進,航天人員的無私奉獻,還要學習戈壁群狼的團隊精神與高效組織,才能修好這條高速公路。”劉永明說。中國交建的7家參建單位分工協(xié)作,施工進度遠遠領(lǐng)先其他兩家央企,業(yè)主滿意度評分穩(wěn)居榜首。預(yù)計今年夏天,臨白三標主體工程將要完工。
早在一百年前,孫中山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要建設(shè)“東起北平(北京)、經(jīng)阿拉善,西至迪化(烏魯木齊)的第二條進疆大通道”的規(guī)劃與夢想。隨著京新高速的建設(shè),這個百年夢想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