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從中泰鐵路再陷“波折”看中國企業(yè)“走出去”
2016-04-09 

        近日,原定于今年5月啟動的中泰鐵路建設項目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據(jù)最新消息顯示,泰國將繼續(xù)在連接曼谷和昆明的鐵路項目上與中國保持合作伙伴關系,不過泰國將獨自為這個合資項目出資。對此,多位專家指出,中泰鐵路項目本質(zhì)上具有互利共贏的商業(yè)屬性,而波折與反復在商業(yè)項目的實施中是很常見的。在“一帶一路”理念廣受認可及沿線各國巨大的共同利益之下,暫時的分歧和曲折終究只是互利共贏道路上的插曲。

        近段時間以來,中泰鐵路出現(xiàn)了一些波折,引起了中國社會普遍的關注。其實這已不是第一次中泰鐵路出現(xiàn)“一波三折”的狀況了。早在2013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泰國訪問期間,中方與時任泰國總理英拉簽署了被稱為“高鐵換大米”的協(xié)議,隨后因為泰國政局變動,中泰高鐵項目便被擱置,之后中泰鐵路合作又進行了多次會談,其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而如今在出“波折”令人震驚的同時也不得不令人深思,企業(yè)“走出去”為何頻現(xiàn)波折?

        一方面,資金作為籌碼、跨國工程成敗的方向標,此前在雙方的洽談中,針對預算一直就存在著爭議。據(jù)了解,本次雙方分歧的核心在于該項目的融資利率及總投資成本分擔。泰方認為,新線路的建設有望擴大從中國南部到東南亞的運輸線路,對中方非常有利,同時還可以借助中國強勢的技術和經(jīng)濟拉動國內(nèi)需求,故而希望中方在合資公司中的出資比例達到60%,且給予較大的貸款利率優(yōu)惠。不過,中方則認為貸款利率必須維持相對合理的水平,且在建設費用的分擔等問題上亦有所堅持,中國本就一直秉承著互惠互利為原則,更多時候是做虧本買賣,對于中泰鐵路,中國的報價只比泰國政府報價高出200億泰銖,對于修筑一條長達800公里的鐵路,已經(jīng)是物美價廉了。

        另一方面,在競爭泰國鐵路這塊“肥肉”上競爭者與攪局者并存,在泰國鐵路建設中,除中國外,日本、法國、德國也都希望與泰國合作。其中,中日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但中日在泰國洽談和修建的鐵路并不相同。在2014年10月21日,日本駐泰國大使佐藤重和更在拜訪泰國副總理永尤-尤則翁時,強烈表達了日本希望修建泰國鐵路的愿望,之后日泰雙方也進行了多次會晤,企圖搶奪泰國的高鐵市常不僅如此,一些西方媒體也不時制造輿論混淆中國視線。由此看出,在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道路上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用強大的“硬實力”戰(zhàn)勝這些競爭者和攪局者。

        那么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市場,中國企業(yè)該如何“走出去”呢?首先,企業(yè)要有國際化眼光。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一個企業(yè)不融入世界格局,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就很難得到延續(xù),你今天不搞國際化,明天就可能成為別人國際化的一部分。其次,企業(yè)走出去要依靠核心競爭力。與國外企業(yè)同臺競爭,技術、品牌、管理、人才、服務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yè)制勝的關鍵。此外,企業(yè)走出去要注重風險防范。與國內(nèi)經(jīng)營不同,境外投資既有可能面臨經(jīng)營、財務、匯率等市場風險,也有可能遭遇當?shù)卣謩邮?、政策法律、文化差異、輿論攪局等非市場風險。因此,提高風險意識、健全防控機制,是企業(yè)走出去實現(xiàn)穩(wěn)健發(fā)展的基本保證。

        共贏之路并非坦途,風雨過后才見彩虹。中國企業(yè)“走出去”,要想走得更好、更有力,還需做好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唯有“軟實力”和“硬技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能讓中國鐵路走得更穩(wěn)、更遠。(常小態(tài))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wǎng)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