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寬混凝土現澆橋梁—武漢四環(huán)線漢江特大橋將合龍
2015-12-25
凌波漢江水面,飛渡知音故里。亞洲最寬混凝土現澆橋梁——武漢四環(huán)線漢江特大橋將于本月28日合龍,屆時一橋飛架南北,武漢又多一條橫跨漢江通道。據介紹,武漢漢江特大橋屬于武漢西四環(huán)線關鍵控制性工程,橋址起于東西湖區(qū)十一支溝臨江處、止于蔡甸區(qū)漢陽監(jiān)獄,北岸為東西湖區(qū)魚門村,南岸為蔡甸區(qū)胡家臺村。大橋設計為雙塔雙索面預用力混凝土斜拉,主塔高130米,主跨360米。主橋全長714米,引橋長195米,總寬44米,目前為亞洲同類型橋梁寬度之最。
漢江特大橋主梁采用掛籃懸澆施工,掛籃全長49.1米,寬17.5米,高1.5-2.5米,單套掛籃自重約300噸,寬度及重量為國內掛籃之最。設計標準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2012年10月,中建三局三公司四環(huán)線漢江特大橋工程正式開工。大橋施工工藝復雜,技術難度極高,存在多個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從開工之時就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因此業(yè)主對管理團隊的人員配備提出了嚴苛的標準——必須“有職稱、有經驗、有業(yè)績”。
為此,中建三局三公司通過人才引進等方式,吸納了5名“有著豐富造橋施工經驗的”專業(yè)人才,將他們安排到項目經理、總工、生產經理、安全總監(jiān)等關鍵崗位,為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項目經理李衛(wèi)紅經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作為項目“主帥”,他十分注重人才培養(yǎng),致力于將團隊打造成“公司造橋的中堅力量”。項目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制度,開設工地夜校,李衛(wèi)紅親自登臺為員工傳授多年橋梁施工經驗。通過一年多的鍛造,項目員工綜合素質得到極大提高,大批青年能獨當一面,成長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橋梁越寬就越難建,這項工程的施工難度可與長江大橋相提并論。”李衛(wèi)紅告訴記者:“寬幅橋梁對混凝土的抗力、抗收縮和耐久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工程開裂風險非常高。如何杜絕大體積砼、寬幅箱梁砼開裂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
為解決施工過程中難題,四環(huán)線漢江特大橋項目部召開了多次技術交流會:超長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施工討論會;承臺開挖討論會;鋼棧橋、鋼圍堰專家評審會;主塔施工專家評審會;超重掛籃施工討論會;主橋箱梁施工專家評審會;斜拉索施工專家評審會。項目部還組織了多次現場觀摩交流會,歡迎其他業(yè)界人士參觀,交流成果。同時項目部組織員工多次外出參觀考察江漢三橋、銅陵長江大橋等,學習先進經驗。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從技術源頭開始,尋找新的施工工藝,項目技術攻關取得累累碩果:主塔墩樁基施工時,針對兩個主墩不同地質條件采用不同接力成孔工藝,使得100根主墩樁基全部實現一類樁,并確保主塔墩樁基在汛期來臨前完成施工,這項工法已申報湖北省省級工法;主墩承臺大體積砼施工采取仿真計算、布置冷卻水管、降低砼的入模溫度等溫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大體積砼易出現溫度裂縫的質量通病;索塔施工創(chuàng)新工藝,采用新型鋼錨梁加混凝土的組合結構,勁性骨架設計時采用矩形小斷面桁架結構,整個骨架由立柱和平聯組成,相比傳統工藝既縮短了工期,又提升了工程質量。
在三年多的時間里,項目部申報了4項專利:一種是無牛腿鋼錨梁;一種是無牛腿鋼錨梁電加熱施加預應力的方法;一種是超寬幅前支點掛籃;一種是牽索掛籃滑移安裝方法;其中無牛腿鋼錨梁已授權。完成了一項科技成果,“超寬幅斜拉橋H型主塔施工技術”獲得中建三局科技成果二等獎。完成兩項工法,均獲得總公司級獎勵,一項是斜拉橋H型索塔塔梁異步施工工法;一項是斜拉橋H型索塔塔梁異步施工工法。
在湖北省交通廳開展的湖北省公路重點工程2013年質量工作量化排名活動中,漢江特大橋項目部在92家施工單位獲得第5名;在2013年湖北省重大交通工程“平安工地”創(chuàng)建活動中項目名列前茅;在2013年整個西四環(huán)線開展的“百日會戰(zhàn)”活動中,項目按既定目標圓滿完成了會戰(zhàn)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