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安徽水運:不斷突破的黃金5年
2015-12-04 
        

        巢湖港

        馬鞍山慈湖綜合碼頭

        銅陵長江外貿碼頭

        蕪湖集裝箱碼頭作業(yè)區(qū)

        八百里皖江奔騰不息,譜寫著中部安徽崛起的激昂樂曲。

        馬鞍山港鄭蒲港區(qū)一期開港運營,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二期投產運營,3萬噸級海輪沿江而上直達蕪湖,蕪申運河安徽段建設、合裕線航道改造、沙潁河航道等“牛鼻子”工程年內即將完工……“十二五”以來,安徽水運發(fā)展好戲連臺、精彩紛呈。隨著港航基礎設施、運輸服務水平的顯著提升,內河水運在促進安徽省經濟快速發(fā)展和對外物資交流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水運建設投資再上新臺階

        “十二五”期間,安徽水運建設再上新臺階。5年間完成投資預計達到240億元,是“十一五”期91億元總投資的2.6倍。全省水運建設以港口、航道為重點,成效顯著。

        “兩干三支”高等級航道加快推進。沙潁河阜陽船閘、合裕線裕溪船閘、巢湖復線船閘已經建成通航。蕪申運河安徽段、合裕線航道、沙潁河航道、澮河固鎮(zhèn)復線船閘、石門湖航道整治工程等重點航道工程正在實施,預計2015年年底完工;首個“省市共建”項目店埠河航道整治工程正在抓緊建設,預計2015年年底完工。沙潁河潁上復線船閘工程已經開工。由此,安徽構建起由長江、淮河和蕪申運河、合裕線、沙潁河航道組成的全拾兩干三支”高等級航道網主骨架。

        重點航道前期工作加快開展?!兑瓭垂こ添椖拷ㄗh書》已獲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批復;淮河航道整治工程、臨淮崗復線船閘工程,澮河航道整治工程、南坪船閘工程、五河復線船閘工程,渦河航道安徽段整治工程、渦陽、蒙城復線船閘工程,滁河汊河集船閘改建工程等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重點港區(qū)碼頭工程投產運營。馬鞍山港鄭蒲港區(qū)一期、蕪湖港朱家橋外貿碼頭二期、安慶港長風一期、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和二期、蚌埠新港二期、阜陽港潁州港區(qū)一期等一批重點港口工程投產運營。

        水運建設投資促進了航道等級的提升。安徽省內河航道總里程6617公里,通航里程5729公里。規(guī)劃的國家高等級航道包括長江、淮河、沙潁河、合裕線和蕪申運河。預計到2015年年底,全省高等級航道總里程可達1420公里。

        隨著水運基礎設施的快速推進,安徽內河水運的通行“瓶頸”不斷被消除。

        水運經濟活力迸發(fā)

        “十二五”以來,水運建設的全面提速,進一步強化了安徽內河水運大省的地位,運輸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全省港口吞吐量由2010年的3.25億噸增長到2014年的4.38億噸,年均增長7.7%;集裝箱吞吐量由2010年的22.2萬標箱增長到2014年的76.4萬標箱,年均增長36.2%。

        目前,全省16個內河港口擁有生產性泊位1344個、年吞吐能力5.02億噸,其中千噸級及以上泊位466個;全省擁有內河營運船舶2.95萬艘,運力3680萬載重噸;全省完成貨運量10.86億噸、貨物周轉量5298.24億噸公里。

        “十二五”期間,安徽水路貨運量占綜合運輸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14.2%提升至2014年的25.1%,提高了10.9個百分點,水運在安徽省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強,水運經濟迸發(fā)出活力。

        “十二五”期間,安徽船舶運力結構明顯改善,船型標準化工作成為其中一大亮點。

        安徽省于2013年圓滿完成了長江干線船型標準化工作,全省累計拆解完工老舊運輸船舶2741艘,65.8萬總噸,發(fā)放補貼資金4.72億元,營運船舶單船平均載重噸較“十一五”末提高75.52%,船齡在15年以上的老舊運輸船舶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5%下降到目前的6%,船舶平均噸位提高到1248噸。預計2015年船型標準化率可達50%。

        工作開展期間,安徽省港航管理局結合目前造船市場低迷的現狀,為船東算好“經濟賬”,并抽調精干力量遠赴蘇浙滬地區(qū),送政策到船頭,促進了全省廣大船東積極踴躍參與拆解。

        安徽省港航管理局還不斷創(chuàng)新方法,及時幫助船東、船廠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考慮全省拆解船舶分布較散,先后公布四批定點船廠,總數達135家,使船東可在綜合考慮拆解成本、服務質量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船廠實施船舶拆改;推行船檢、海事、運政等部門“一站式”服務,簡化辦事程序,減少船東往返次數,縮短船舶拆解周期。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辦法》計算補貼資金,支付前一周進行公示,有的市還采取兩次公示,接受監(jiān)督。

        “皖江模式”開啟合作典范

        長江干線皖江段通航能力的歷史性突破,是“十二五”以來安徽內河水運發(fā)展的重要亮點。安徽省交通運輸廳與長江航務管理局,會同沿江蕪湖、安慶、馬鞍山、銅陵、池州5市政府,合力推進皖江航運發(fā)展,成功開創(chuàng)了“2+5皖江合作模式”。截至2014年年底,皖江共開通5段公用支汊航道,合計里程87.5公里;長江干線航道蕪湖至南京段維護水深提高至枯水期9米、洪水期10.5米,安慶至蕪湖段主航道維護水深提高至枯水期6米、洪水期8米,3萬噸級海輪可到蕪湖、萬噸級海輪可抵安慶。

        “十二五”以來,長航局以及系統(tǒng)各單位和安徽省有關方面認真落實關于加快安徽長江水運發(fā)展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的部署,繼續(xù)深化“2+5皖江合作模式”,取得了新的明顯成效:繼續(xù)提升了安徽段航道通過能力與服務保障水平,繼續(xù)優(yōu)化了船舶運力結構,積極推動了安徽沿江港口與長江上游港口的聯(lián)動發(fā)展,繼續(xù)強化船舶引航服務,推進錨地建設管理試點工作等,有力促進了皖江航運的又好又快發(fā)展。“皖江合作模式”已成為中央政府行業(yè)主管部門與沿江地方政府合作發(fā)展的典范。

        “皖江合作模式”是長航局與長江沿線省市之間開展的第一個有益探索,通過幾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種模式的正確可行。整個“十二五”期間,安徽沿江各市預計可完成水運建設投資133億元,占全省240億元規(guī)劃目標的55.4%,黃金水道為皖江城市帶,乃至安徽經濟發(fā)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環(huán)保的運輸通道,成為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新的增長極。得益于此,安徽已經躍居全國水路貨運量第一大省,蕪湖港也于2014年成為安徽首個內河億噸大港,馬鞍山港也正在向著億噸的目標努力。

        水運承接產業(yè)轉移優(yōu)勢更加明顯

        依托安徽省雄厚的產業(yè)基礎和低廉的要素成本,水運在大宗貨源方面的運輸優(yōu)勢正在逐步顯現。尤其是皖江城市帶工業(yè)化水平較高,冶金、汽車、建材、家電等產業(yè)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地位,依托航道資源優(yōu)勢,一大批國內知名的汽車、鋼鐵、水泥、石化、有色金屬等產業(yè)沿長江及支流布局,沿江已成為安徽省承接產業(yè)轉移最積極、發(fā)展最具活力的區(qū)域。依托產業(yè)布局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安徽水運在傳統(tǒng)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礦石、鋼鐵、水泥等大宗貨物運輸上建立了完整的運輸體系,新興的集裝箱、江海直達、汽車滾裝等運輸方式也在快速發(fā)展。

        作為合肥經濟圈唯一外貿集裝箱碼頭,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自2010年12月投入運營以來,千噸級貨輪首次從這里起航,走向世界,成為合肥經濟圈工業(yè)原材料和成品進出口最便捷的通道。據統(tǒng)計,2011年開港首年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萬標箱,2012年突破7萬標箱、2013年突破10萬標箱、2014年突破15萬標箱,以連續(xù)4年超40%的增速位居全國內河港口集裝箱增速前列;2014年年底,投資超過5億元的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二期工程投入使用,集裝箱年吞吐能力從10萬標箱增長到60萬標箱。

        江淮汽車國際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汽車從合肥港集裝箱碼頭直接出口,平均每年出口集裝箱量約1.5萬標箱,每標箱可節(jié)省300元,每年物流成本降低約450萬元。

        越來越多的合肥本地企業(yè)選擇就地通關服務,降低物流成本。碼頭負責人介紹,僅2014年合肥港碼頭一年就能為合肥外貿企業(yè)省下3000萬元的運費。

        內河航運運量大、運價低,有利于制造業(yè)企業(yè)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正是基于先進制造業(yè)和內河航運體系的良性互動,近年來,蕪湖港、馬鞍山港、蚌埠港等制造業(yè)集聚區(qū)域港口,集裝箱運量均呈現快速上漲態(tài)勢。

        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開港的鄭蒲港區(qū),則是安徽搶抓重大發(fā)展機遇布局下的一顆重要戰(zhàn)略棋子。從版圖上看,溯江而上,皖江第一個萬噸級深水港就是鄭蒲港區(qū)。北沿江鐵路建成后,鄭蒲港就會成為連接鄭州、合肥、阜陽等地的重要貨運通道,并與連云港相通,成為中部地區(qū)連接長江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貨運節(jié)點港,其戰(zhàn)略意義不言而喻。

        安徽正依托鄭蒲港區(qū)建立新城,推動產業(yè)和城鎮(zhèn)融合發(fā)展。2012年11月,安徽省政府批復設立馬鞍山鄭蒲港新區(qū)現代產業(yè)園區(qū),享受省轄市經濟管理權限、省級開發(fā)區(qū)各項政策。新區(qū)發(fā)展定位是“港城一體、產城一體、城鄉(xiāng)一體”,著力打造安徽江海聯(lián)運的樞紐中心和現代化新城區(qū),加快建設綜合保稅區(qū),成為皖江城市帶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深入推進,安徽省借助于便捷的水陸交通,承接產業(yè)轉移、主動接受上海自貿區(qū)經濟輻射的優(yōu)勢將會更加明顯。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安徽水運發(fā)展可謂厚積薄發(fā)、正當其時。

        展望

        “十三五”,謀求向“水運強時轉變

        隨著“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安徽內河水運發(fā)展面臨著全新的機遇。

        安徽省港航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從安徽省綜合運輸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盡管近年來內河水運不斷發(fā)展壯大,但總體來看,仍是安徽省綜合運輸體系中的短板,水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仍然不暢,港口集疏運體系有待完善。

        據了解,目前,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正在研究制訂《關于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水運發(fā)展的意見》,以進一步明確相關支持政策,力求水運發(fā)展取得新突破,實現從“水運大時向“水運強時的轉變。

        根據初步確立的目標,到2020年,安徽水運對全省立足長三角、打造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支點的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對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更加突出,對全省實施擴大開放戰(zhàn)略、參與國際競爭的平臺作用進一步強化,對依托黃金水道構筑全省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顯現,將基本形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智慧、文明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

        基礎設施

        ——構建以“一縱兩橫”(“一縱”指沙潁河—江淮運河—合裕線—蕪申運河,“兩橫”指長江、淮河)為骨架,渦河、澮河等高等級航道為支撐的全省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實現“干支初步貫通、瓶頸基本消除、等級明顯提升、江淮水系溝通”的目標;全省四級及以上航道里程達到2000公里,規(guī)劃的高等級航道60%里程初步達標。五年累計航道投資250億元(含江淮運河100億元)。

        ——基本形成全省集裝箱、能源物資、礦石、滾裝汽車、液體化工品、散裝水泥等專業(yè)化港口運輸系統(tǒng)。形成一批規(guī)?;⒋笮突?、集約化港區(qū),港口吞吐能力達到7億噸、280萬標箱;五年累計投資150億元。

        運輸服務

        ——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充分,“十三五”期末完成港口吞吐量6億噸,其中集裝箱300萬標箱。

        ——初步建成皖江航運樞紐、淮河航運樞紐、江淮航運樞紐,構建較為完善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蕪湖航運服務集聚區(qū)示范效應明顯。

        ——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現代化港口物流園區(qū),信息、保稅、配送等物流服務功能明顯提升。

        ——初步形成高效集約的水路運輸組織方式,近洋運輸、多式聯(lián)運、江海聯(lián)運、干支直達比重明顯提高。

        航運市場

        ——船舶運力結構和規(guī)模持續(xù)優(yōu)化,貨運船舶凈載重噸突破4500萬噸,船舶平均噸位達到1500噸。

        ——船舶標準化、專業(yè)化及節(jié)能環(huán)保水平進一步提升,船舶標準化率達60%以上。

        綠色安全

        ——推進結構性、管理性、技術性節(jié)能減排,內河水運綠色發(fā)展取得新進展,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降低6%,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7%。

        ——水上安全監(jiān)管及救助、航運信息化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形成協(xié)調高效、反應快速、保障有力的支持保障體系。高等級航道通航水域AIS信號覆蓋率80%,港口營運億噸吞吐量事故件數、死亡人數下降5%。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