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周:我目睹了鐵路挺進新疆
2015-09-22
新疆都市報記者高麗榮
蘭新鐵路建于1952年-1962年。10年里,它從蘭州市西行跨越了黃河,翻越了海拔3000米的烏鞘嶺,進入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經(jīng)武威、張掖、酒泉出長城西端的嘉峪關(guān),過馬鬃山南麓的玉門、疏勒河,西跨紅柳河進入新疆境內(nèi)。之后它一路向西,沿天山南麓過哈密、鄯善、吐魯番,在達坂城穿過天山,最終鋪軌至烏魯木齊,全長1903公里。此后又繼續(xù)向西經(jīng)過軍墾之城石河子、奎屯、博樂抵達邊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全長2423公里。
這是一段充滿艱辛和青春記憶的鐵路建設(shè)史,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經(jīng)濟百廢待興,機械設(shè)備、原材料嚴重缺乏,當國家發(fā)出“開發(fā)大西北,建設(shè)蘭新鐵路”的號召后,一批批20歲左右的年輕鐵路建設(shè)者從五湖四海匯入了“建設(shè)大西北”的洪流中。當年17歲的何文周就是其中的一員。
今年已80歲高齡的何文周老先生看起來精神矍鑠,說起當年建設(shè)蘭新鐵路的情景時,老人聲如洪鐘。
17歲已是鐵路建設(shè)“老手”
1952年,蘭新鐵路剛從蘭州正式動工時,我已是有著兩年鐵路建設(shè)經(jīng)驗的“老手”,那一年我17歲。
我是河北人,1950年修建天水至蘭州的鐵路時,需要招大量工人。我有一位朋友的哥哥剛好負責在河北招工,我和朋友就去修鐵路了。
遠離家鄉(xiāng)去西北修鐵路,主要還是因為家境貧寒。記得當時招工宣傳時說,修鐵路每天發(fā)3斤小麥當工資,相當于當時的1元錢,這對農(nóng)村家庭來說非常誘人,于是我和朋友坐了3天的車抵達天水。就這樣,我一直干到天水至蘭州鐵路完工。
1952年,我又跟隨建設(shè)隊伍從蘭州向新疆建鐵路,沒想到,一路向西,我的大半生便在新疆度過了,而且再也沒有離開過鐵路系統(tǒng)。
把鐵路修到新疆去
我當時所在的單位是西北鐵路工程局第三工程段第九連隊,第一個工程點離蘭州幾十公里。記得隊伍開拔時,1000多人排成長隊,如同奔赴前線的部隊一般穿過蘭州市區(qū),場面相當壯觀。我們向路兩邊的人群揮手致意,高喊“把鐵路修到新疆去”,每張年輕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和熱情。
到工地后,我從事的是砌石工作,就是用石頭砌成圍擋,保護路基和橋墩不受損。就這樣,我們開始向新疆進發(fā),直到1958年,蘭新鐵路跨入甘、新交界的紅柳河,進入新疆境內(nèi)。
紅柳河大橋位于星星峽附近,我們在這里施工時是夏季,高溫干旱嚴重困擾著我們。由于缺水,工程隊派出一支隊伍專門找水,他們在星星峽周邊發(fā)現(xiàn)一眼苦水井,拉回來的水又渾又苦,人喝了后,大便都是黑的。就這樣,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在戈壁灘干了三四個月,建成了紅柳河大橋。當隊伍繼續(xù)向新疆挺進時,看著橋上鋪好的鐵軌,我們充滿自豪。
總感覺有使不完的勁
在向新疆挺進的過程中,我先后參加了蘭新鐵路大河沿大橋、塔爾浪大橋等重點工程的修建。
在建設(shè)大河沿大橋時,這里的狂風讓我至今記憶猶新,12級大風刮起來,長1.5米、上百公斤重的涵管都能被吹走,我們都得戴著防風眼鏡,用布包著嘴巴,在大風中仍然不停工。我還記得當時的口號是:“大風小干、小風大干、無風加油干?!泵總€人都充滿了力量,即便一天12小時上班,也總是有使不完的勁兒。
和現(xiàn)在修路的條件不同,蘭新鐵路建設(shè)時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機械設(shè)備可用,一多半工作需要靠人力來完成?,F(xiàn)在的吊車可以把很重的東西從路這邊吊到另一邊,那時我們只能用土辦法解決,立一根長木,再水平接一根長木,下面用繩子吊著筐子,通過人拉的方式,把重物進行平移,大家把這種工具叫做“扒桿”。
和我一起修建蘭新鐵路的工友都是20來歲的年輕人,我們就用這樣啃硬骨頭的方式將鐵路通向了新疆。
1962年蘭新鐵路通車后,我們這批臨時工也轉(zhuǎn)正成為新疆的第一批鐵路建設(shè)者。我后來陸續(xù)在奎屯、阿拉山口、吐魯番工作過,建鐵路、搞維修,甚至還做過蔬菜采購工作,將新疆的蔬菜運往內(nèi)地,支援其他地方的鐵路建設(shè)。
1989年我退休了,每隔幾年就要前往內(nèi)地,當火車途經(jīng)大河沿和紅柳河時,我總是透過車窗向當年戰(zhàn)斗過的地方望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橋梁已經(jīng)廢棄,可遠遠地看著矗立在戈壁上的身影,就仿佛將我?guī)У搅四莻€火熱的年代,似乎還能聽到戰(zhàn)友們在狂風中的吶喊聲。
蘭新鐵路已經(jīng)成為我一生永遠不能磨滅的記憶。
本文來源:新疆天山網(wǎng)-新疆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