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發(fā)現(xiàn)定淮門城門臺基
2015-09-03
定淮門曾為南京“內十三”之一,在主干道上發(fā)現(xiàn)遺址,如何保護是個問題
當年市民在定淮門前留影。
考古現(xiàn)常
日前,南京文物保護愛好者曝料稱,模范西路的拓寬過程中,挖出了明城墻遺址,并擔心文物被破壞。而記者從市文廣新局處了解到,定淮門道路項目報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目前市考古所正根據(jù)國家局要求開展考古工作。定淮門曾是南京城墻內城十三城門之一。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就考古現(xiàn)場來看,是定淮門城墻臺基沒問題,但具體結果分析還要等考古結束后。
定淮門已消失半個多世紀
老南京有句順口溜是這么說的:“神策金川鐘阜門,儀鳳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寶連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边@句順口溜里包含了明代初年南京都城上開的十三個內城門:神策門、金川門、鐘阜門、儀鳳門、定淮門、清涼門、石城門(漢西門)、三山門、聚寶門(中華門)、通濟門、正陽門(光華門)、朝陽門、太平門。據(jù)史料記載,定淮門建造于明洪武初年。因為臨近城里的馬鞍山,曾經(jīng)被稱作“馬鞍門”,后來定名為“定淮門”,勸穩(wěn)定秦淮”之意。
目前定淮門地上存留著一點地面遺存——北端頭,并在上面建了“定淮門北端處登城入口”,在其說明牌上寫著:“該段城墻屬于‘包山墻’,此段城墻向南不遠處的定淮門,晚清時已堵塞,成為荒僻之所。1963年后城門被拆,僅存地名,該端頭為當時拆城之后的遺存。”所以,定淮門已經(jīng)消失了有半個多世紀,而且資料偏少,目前也僅僅在媒體的尋找下,有一張市民提供的自己當年在定淮門前的留影。照片中可以看到,定淮門并沒有甕城,只有一座門券。
考古來看是定淮門臺基
昨天,記者來到考古現(xiàn)常因模范西路快速改造工程,目前從定淮門大橋東側至古平崗一段,道路北側均是黃色圍擋,而考古現(xiàn)場就在緊挨著定淮門大橋東側的一小段,呈東西方向。圍擋外面貼著“考古現(xiàn)潮幾個字,入口處有鐵絲拴著,不過從圍擋洞口還是能將現(xiàn)場看個清楚??脊努F(xiàn)場可以看到各種現(xiàn)代生活的管道,仔細看去,可以看到有一條壘砌較為完整,磚頭的尺寸和現(xiàn)有的明城墻上的磚一致,南北走向。另外還有一些大塊的鵝卵石。工人正在清理泥土,而一位繪圖師在一旁記錄。
在這段考古工地的南邊,就是定淮門北端處登城入口。記者從南京明城墻專家楊國慶處了解到,他也去看過現(xiàn)場,“應該說,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現(xiàn)場工地來看,都應該是定淮門城墻臺基,城門原本就在這個位置上面。但是,到底挖出來的是臺基的哪一段,是主要還是次要的,或是連接城墻的,還要看具體考古報告,分析現(xiàn)場看到的那些鵝卵石,到底是本來的填充物,還是被后人動過,也要等考古結果出來?!?br />
發(fā)現(xiàn)城墻臺基意料之中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其實這段城墻臺基的出現(xiàn),是意料之中理所當然的。楊國慶表示:“能趁這個馬路改造工程,做一次定淮門的考古,我覺得是個好事。其實有不少城門都有考古計劃,都限于現(xiàn)實情況還沒做?!?br />
目前,南京城墻和西安城墻等正在“打包”申遺,公眾對明城墻的關注也越來越高。不過,古平崗—模范西路—定淮門大街一段,一向都是車輛來往的主干道,目前,文物部門的回應是,要等考古發(fā)掘成果出來后,召開專家論證會,在判斷遺址價值之后,再做定奪和下一步方案。而楊國慶也告訴記者,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當然有條件的都會把歷史印記留下來,但也要與城市發(fā)展找尋一個平衡點。
記者仲敏攝影報道
(原標題:道路施工發(fā)現(xiàn)定淮門城門臺基)
本文來源:新華報業(yè)網(wǎng)